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父親的田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_
展品描述
本篇圖像為貼布畫故事,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藉由二手衣物剪碎以後,邀請長輩們透過拼貼的形式進行創作,將生命記憶猶深的畫面製作成藝術作品。圖像為長輩過去在豐坪村作農時整地的畫面。故事主人為羅清吉,隨著父親來到豐田耕種時,由於豐田地區是花蓮溪與支亞干溪的沖積扇,田中石礫蘊含極多,本來抱著滿心期待來開墾,卻沒想到土地貧瘠,要花許多時間重新整地。 我在新竹橫山出生,那一年是1938年。有記憶以來,便是在鋪天蓋地的轟炸中渡過。父親是佃農,日子苦得很,沒東西吃時,就採杜鵑花或油茶樹的葉子,溪流裡面的小魚和泥鰍也捉來吃。在那個年代,用畚箕一撈,午餐、晚餐就不用憂愁。 但是那樣的日子沒過多久,父親的兄弟姐妹們開始吵著要分家。我的父親比較木訥,也不太會與人爭執,沒想到一種兄弟姊妹裡面,他連一棟房子、一塊地都沒有,只分到了家裡的鍋碗瓢盆。父親只好把鍋碗瓢盆變賣,換了幾張火車票,從新竹火車站上車,到了台北以後轉乘到蘇澳,蘇澳住上一碗,隔天搭上公務局的車子到花蓮。沿途盡是懸崖峭壁,每個人都不敢往窗外看,一看以為自己會死,只好忍著暈車,把要吐出來的東西拼命往回吞。 最後父親帶著一家人來到海岸山脈。走了幾天幾夜根本不記得,只記得那裡叫做大寮。那邊有人在焗樟腦、砍伐林木,父親就幫忙上山拉木材、下山扛木材;我就替弟妹們煮飯、幫人放牛。鄰近有間廟,閒時我就在那邊看來拜拜的人,問他們需不需要幫忙,補貼一些錢。沒人時,就去看廟裡練樂器的人,哄著妹妹睡覺。當時也沒錢買穿的衣服,就跟部落裡的人一起去聽傳教,拿教會發的麵粉袋做成的衣服。傳教說耶穌會做餅,我們就想,難怪他們這麼多麵粉袋。 後來國家說要土地改革,有一堆土地政策。我的父親跟著一位老闆,老闆知道我們的故事,拿了4000元出來,告訴父親去換一塊地。他說我的父親是一位好農夫,他看得出來,這4000元總有一天還得上,他不擔心。父親就帶著我們一家人來到了豐田,聽說這裡過去日本人的農地,只是日本人嫌石頭太多難以耕種。我跟父親便花了整整2年的時間,把土地裡的石頭一個個撿起來,壘成一道道石牆。第一次放水進入田裡,種下稻時,父親帶著之前的老闆來看,我們一起在田邊流下淚來。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