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荷蘭歌、勸番歌與教番歌(兼試由「蘇魯」談譯音問題)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_
展品描述
本文從深具歷史意義的荷蘭歌、勸番歌、教番歌之研究切入,探討相關問題。 排灣族古樓村流傳有被視為童謠的〈教番歌〉,延伸到春日等地,印證了這是劉銘傳的〈教番歌〉,顯示清政府對原住民的漢化已經超越武力。但隨著時間流逝,不同版本各有遺漏不同詞句,可見口傳文學即時採錄的重要性。筆者研究歌曲中的「蘇魯」一詞,再轉到「水沙連」問題,提倡在考證文本中的詞語時,需思考到發音需配合當地原音,才能最大程度的接近當時時代的真實,如蘇魯是泰雅部落名「suru」,但經過四縣客家人傳播,導致發音變為「sulu」,所以在此案例需考慮河洛文言音、白話音或客家音。 從上述可知,臺灣為多元族群匯聚之地,所持語言亦相當多樣,故在考證歷史上的名詞時,需要回到當時的時空環境,考察當時空間的族群分布,思考不同族群對此名詞的發音,重構其流傳途徑,才能最大程度的回復當時的歷史。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