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旗山地名更迭始末探微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_
展品描述
本篇主要探討旗山地名的由來,論述因時代的更迭,行政區劃與地名也有所轉變,旗山的地名也隨著居住在此地主人不同而有轉變。 本文首先從旗山地區所屬領域的範圍論述,自平埔族群居此地論起,其間歷經了荷蘭治臺,居住在此地原住民,主要有平埔族與鄒族,前者為西拉雅族、馬卡道族,後者早期被認為是鄒族的南支,後來正名為卡那卡那富族(Kanakanavu)。在明鄭治臺後,軍隊進駐屯墾臺灣南部的平原,平埔族的領地也跟著漢人進入旗山地區開墾有所變動。在清朝治理臺灣後,越來越多漢人渡海來臺,原先是原住民領域的地區,隨著漢人地開墾也見慢慢地縮小,部分原住民被迫漢化,或移居他地。日治時期之後,旗山的行政區劃已有今日旗山區的雛型。 早年在平埔族稱旗山為「施里庄」,為音譯的地名;部分來到此拓墾的漢人因民南語讀音近似「死汝庄」,亦有此稱法。至清朝時,有「蕃薯藔仔」、「蕃薯藔街」之稱出現,光緒年間因當地常有盜寇為禍,致使地方不安寧而改名為「歡慈街」,但未能正風氣又改名為「太平街」。日本治理臺灣後,又將地名改回「蕃薯藔」;明治37年,日本所設立的慰靈碑始有「旗山街」地名出現,至大正9年日本重新釐定臺灣行政區劃,正式定名「旗山」。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