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超越紙的想像-蓪草紙的製作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_
展品描述
這篇是刊載於2007年6月國立臺灣博物館 《臺灣博物》季刊 第94期,由洪麗雯撰寫的文章,以下僅為部分介紹。 在紙發明以前,世界各地不同文化即以許多各式各樣的材料作為紀錄的媒介。像是蘇美人在西元前三千年左右就會用削尖的蘆葦筆在濕軟的黏土板上刻出數字和音符,稱為楔形文字。而距今大約五千年前,埃及人已經知道利用生長在尼羅河畔的紙草做為其文化的承載。在印度、錫蘭及東南亞等地的住民,則將棕櫚葉切片、曬乾後製成貝多羅葉紙,作為紀載佛經及宮廷文獻資料之用。而小亞細亞一帶的人們將小牛、小羊的內皮製成羊皮紙或牛皮紙,作為貴重的文書使用。至於中國則是自商朝以來即在龜甲、獸骨上刻字,形成所謂的甲骨文。商、周時,人們在青銅器上鑄印文字,史稱金文或鐘鼎文。接著中國人又在竹簡、木牘上寫字。直到漢代才有利用植物纖維加工製造的紙。至於本文所要探討的蓪草紙,其實它的產生過程並不符合我們現在所謂造紙的程序,雖然它和紙張同樣都具有書寫、繪畫等紀錄性的功能,但它和上述提及的紙草、貝多羅葉紙等一樣,都屬於非紙之紙,亦即不經由植物纖維工製作的程序。 此張削通草紙的照片是由張秀美老師提供。
關鍵字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