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國家文化記憶庫深根計畫: 芳苑「小小文史探險家」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_
展品描述
計畫緣起 國家文化記憶庫屬於行政院「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一環,民國106年(2017)由行政院核定通過。計畫目標之一為「提升文化經濟與內涵,創造臺灣特色,帶動臺灣文化產業發展,以重返國際社會。」因此,文化部提出「國家文化記憶庫及數位加值計畫」,期望大眾參與過往記憶的蒐集,書寫詮釋、轉譯在地文化知識,便於呈現臺灣歷史的多元面向。 1960年開始,世界各地的社會運動蓬勃發展,人們開始注意到大眾文化與歷史的重要性。學問不應只掌握在菁英人士手中,應重視由下而上的作用力,人人都可以參與歷史的書寫。1970年代初期,美國學院中的歷史學者加入「大眾」的行列,除了推廣「大眾史學」(public history)外,更在大學中培養所謂的「大眾史家」(public historian)。目光轉向臺灣,此時中華民國因外交上的困境,掀起人們深根土地,重視鄉土的文化浪潮。民國87年(1998),時任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吳密察,主持「大家來寫村史計畫」,強調民間由下而上,能不拘形式地表述集體記憶或共同的歷史。 彰化在臺灣歷史進程中扮演著重要的一環,是中部地區文人薈萃之處,具有強烈的「歷史意識」與「人文關懷」。民國92年(2003)年底,彰化縣文化局規劃「大家來寫村史」,期望縣內各個村里能有一本自己的歷史書。時任彰化縣縣長翁金珠表示:「讓我們的孩子從自己的鄉土出發,認識自己的歷史。透過這種微而顯得過程,才能真正形塑臺灣集體歷史的『記憶』。」 大眾史學在彰化的推廣,奠定「人人參與歷史書寫」的新里程碑。多年來,臺灣各地積累大量的歷史作品,但仍有許多灰色文獻仍等待人們挖掘。在數位科技、行動裝置日新月異的現在,文本及非文本的記憶採集已非難事。文化部的「國家文化記憶庫」重視記憶的「收、存、取、用」。目前在「收、存」階段,不僅需仰賴專家學者及各地文史工作者的努力,更應帶領偏鄉學生進入記憶資料庫的設置過程。 成立於日治時期大正4年(1915)的芳苑國小歷史悠久,雖然身為教育部定義的偏遠學校,教育資源較都市學校匱乏。但在當地教育專家及地方文史工作者的努力,鄉土教學效果良好,學生們在老師的協助下,除了具備採集地方記憶外,更培養初步撰寫歷史的能力。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