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石化政策中,誰被犧牲了?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_
展品描述
「這些都不行。」蚵農拉起蚵串,原本應該附著一顆顆蚵苗的蚵殼,被泥濘包裹住,即使將蚵殼拿去清洗,也沒有辦法讓它成功附苗,因為整片海域都被混濁的泥沙給攪得亂七八糟。 這副景象在1990年代六輕動工之後,就經常成為雲林縣沿海蚵農經常的惡夢。 為了提供六輕足夠的土地,1991年(民國80年)6月25日行政院核定雲林縣離島式基礎工業區編定案,將離島工業區用地區分出麥寮區、海風區、新興區、臺西區、四湖區、口湖區與金湖區等七個區域。6月27日雲林縣政府便將漁業保護區公告為工業區,以便工廠申請設廠。7月15日時任雲林縣長廖泉裕主導慶祝離島工業區編定的萬人遊行,現場一片歡騰,縣長致詞時向鄉民保證「六輕不會帶來污染」。 幾年過去,承諾都成為空話…… 此篇由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撰寫的網路專欄文章,講述在六輕進駐雲林麥寮後,當地傳統的養蚵產業受到嚴重的衝擊。由於抽沙造陸工程長期的影響,蚵農連年收成都很不好。更甚者,由於雲林縣政府張開雙手歡迎六輕,雲林縣沿海養殖蚵的歷史雖然追溯到日治時期,也還是在縣政府一聲令下中,將整片海域劃給工業區,導致漁民失去漁業權,在爭取權利上更加不利。對於這些剝削,地方蚵農自然身有所感,但卻對於改變大環境的衝擊無能為力。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