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劉家正作品天后換鳳冠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_
展品描述
此為笨港天后宮內劉家正作品天后換鳳冠。此作品畫於橫樑之上。此作品故事為,南瑤宮感念楊謙從笨港帶來香火,所以到笨港進香時,都會到楊氏祖屋拜訪楊氏子孫,楊家感於擔當不起此份大禮,特請南瑤宮再分靈一尊媽祖神像,以為奉祀並作紀念。但因為楊家的媽祖是私人奉祀,幾年後神袍便破舊不堪,因此南瑤宮至笨港進香時,也順道幫楊家媽祖換新神袍,這就是「換龍袍」儀式的由來,也希望媽祖可以在聖誕千秋時穿新袍感受慶典和回饋敬意。日治時期楊家男丁被徵召至南洋,楊家人擔心媽祖無人祭祀,遂將神像暫奉笨港水仙宮,等笨港天后宮重建後才在笨港天后宮內進行此儀式。此作品呈現換龍袍與鳳冠的場景。意涵著彰化人飲水思源與感恩的精神。 劉家正從小生長於南投縣信義鄉,身邊總是被自然環境簇擁,「玉山人」的別號,便是取自於生長在信義鄉、玉山下的地緣關係。 1997年,劉家正退伍之後,陸續在南部接到寺廟合作的邀約,口耳相傳之下,「玉山人」的名氣逐漸興盛。 當時,劉家正與師兄丁清石、曹天助創立了華山寺廟彩繪社,共同修復宮廟。臺北木柵的集應廟,便是來到臺北畫的第一間廟,開啟了往後幾十年的北漂作畫歲月。到臺北開始當畫師後,劉家正專研於門神彩繪。劉家正向書法家張炳煌學習書法與白描等技法,也向畫家王南雄學習水墨、彩墨等技法,並向陳秀雄教授學習西畫的光影、設計與色彩美學,甚至解剖學等專業。為了扭轉多數人對於民俗繪畫「太呆板、太平面」的印象,劉家正納入了西畫的作法。上色的部分注重光影,在處理陰影時特別注重提亮等技巧,不同於東方的繪畫著重於使用墨線去表現陰影。如何在兩者之間拿捏得恰到好處,則又是一大學問。 同時,劉家正認為作品不只要做得好,更要保存得長久。 除了繪畫技巧的精進之外,對於作畫的工具、原料等,劉家正也下了許多功夫研究。不是一種塗料就可以千篇一律地應用在所有的材質之上。由於臺灣是海島型的氣候,要在這樣的環境作畫,需將濕度納入考量,還需依據作品基底本身的材質來選用塗料,在打底時都須特別注意觀察與研究。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