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鐘樓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_
展品描述
圖片為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鐘樓,攝影者為內容力有限公司,CC BY 3.0,建立於:2019年11月25日。 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鐘樓現址位於臺北市中正區仁愛路一段21之33號。日本曹洞宗來台布道時,於1923年建設了曹洞宗大本堂,其後升格為別院,寺院整體範圍涵蓋了現今的泰北中學、青少年育樂中心;而鐘樓是於1921年委託京都打造的梵鐘,再由臺灣佛教中學林(即今日泰北中學)的校長江善慧與副學監沈德融募款,於1930年建成。 鐘樓屬於寺院的迎接殿,在建築風格上有三層次,最下為砌石構成的三拱門,中間層懸有小銅鐘,有出挑廊道的平座高欄;上層吊掛著梵鐘;而屋頂形式為中國的歇山式屋頂,即日本所稱的「入母屋造」。 寺院在國民政府遷臺後,土地被劃為國有,整個寺院體除了僅存的鐘樓及觀音殿以外,多在1950年代遭到毀損;部分土地亦於1985年撥交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而興建了青少年育樂中心。直至2001年寺院方向時任行政院長的王金平陳情,與國有財產局居中協調後,土地所有權終歸於寺院。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