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澎湖廳志_昭和年間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_
展品描述
昭和8年(1933),陳梅峯、吳爾聰、鮑迪三、 陳文石、顏其碩等人有感於有關清光緒年間所刊行之《澎湖廳志》只餘二三殘本,則開澎以來凡前憲興學保民之豐功,先正、鄉賢、貞女節婦之事蹟,以及名人、島上景物之歌詠恐湮沒不傳。遂以陳梅峰為首發起重印之工作,同年9月8日「臺灣日日新報」以<澎湖廳誌重印百部>為標題呼籲各界踴躍申購,並希望各街庄能保存一部,該報導並附有一篇募印啟事。昭和10年(1935)《澎湖廳志》重刊付梓後,於文末增列三篇<澎湖廳志重刊緣起>,撰寫者分別為陳梅峯、吳爾聰與其學生李黃海。原封面破損,經後來收藏者重題「澎湖廳誌」四字。<br>《澎湖廳誌》參與重刊者姓名如下:提倡者,陳梅峯、吳爾聰;校正兼發刊者,吳爾聰;監印者,陳梅峯;後援者,鮑迪三、顏其碩、陳文石。三篇<澎湖廳志重刊緣起>茲取其一陳述如下<br><募印澎湖廳誌啓><br>噫噓嘻!我澎數百年之歷史,不久將泯滅無存矣!彼蚩蚩者流,不知志乘為何物,無足深怪。胡莘莘學子,殷戶巨商,而亦把重要典籍,聽其亡滅。致我澎之菁華,歸於無何有之鄉者,為可異耳!顧本島昔屬海外荒徼,文獻不足。幸天不棄十室之邑,乾隆三十二年,通判胡公勉亭,來守此邦,始編澎湖紀略。後六十年,通判蔣公懌葊,復有續編之刻。又六十年,林卓人山長,主講文石書院,繼起而纂輯澎湖廳志。史乘制度,至此始備蓋。一書之成,其難也有如此者。雖甲午年間,曾經付梓,奈印成無幾。越明年,地方多故,版遂紛失。且經兵燹之餘,是書或遺亡,或殘缺,今完全存者僅二三部而己。若再過數年,倘被朽損,則開澎以來,凡前憲興學保民之豐功,先正鄉賢貞女節婦之事蹟,以及名人島上景物之歌詠,湮沒不傳。後有關心風化之人,欲考前朝之掌故,孰從而考之哉?不侫等有感於此,思欲翻印多數,永久流傳於世。所望有志諸君家置一部,時常觀閱,為鄰里津津樂道之。以前人之懿範,作後進之楷模。於增進文化之發達,及後來修史之參考。此書所係不綦重哉!不侫心急詞直,或有失言,幸鑒原於筆墨之外焉可。<br>昭和八年八月 提倡者 陳梅峯<br> 同 吳爾聰<br><br>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