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從阿里山茶產業論茶葉與食品安全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_
展品描述
本論文作者黃毓諄,指導教授李俊毅博士,出自國立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發表於2014(民國103)年7月。內容探討茶葉農藥殘留的檢驗標準,以阿里山茶產業為實證討論個案。 阿里山茶在臺灣本就已供不應求,在全球貿易自由及市場開放下,大量進口茶葉, 茶相關業者趁此時機將進口越南茶混充阿里山高山茶販售謀取利益,不僅影響臺灣茶農及高山茶品牌,亦影響國家形象。 衛生署認定,市售包裝茶中,只要有1%產自臺灣,產地就可標示「臺灣」,因此國外進口劣質茶混充嚴重。自由進口茶葉以越南茶為主,因美軍在攻打越南時曾大量使用化學武器落葉劑(俗稱橙劑/Agent Orange),至今殘留的濃度仍高,影響人體免疫系統。由於相關檢驗與檢疫法規標準不一,使混充茶難以防範。農藥殘留問題是全世界的課題,為捍衛茶葉的食品安全,也為無污染的健康環境,應重視農業栽培安全,發展無毒永續農業, 提升品牌競爭力俾利於臺灣茶葉行銷國際。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