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許學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_
展品描述
許學(1892-1951),出生於鹿港,後搬至竹塘,字稼秋。父許存德,母顏茄冬。1912年(明治45年)畢業於臺灣總督府醫學校,後任職於總督府臺北醫院(今臺北醫院)。1913年(大正2年)應二林地方人士的聘請,至當地開設「太岳醫院」,翌年8月成為臺灣公醫。在二林時與許秦、翁廷泉結拜為兄弟,共同創辦二林公醫館。1924年(大正13年),因溪州糖廠剝削蔗農,與二林庄長林爐、大城庄長吳萬益聯合二林庄、大城庄、竹塘庄、沙山庄(今芳苑鄉)2千餘名蔗農向臺中州廳及殖產局陳情。翌年,二林仁和宮重修,與翁廷泉共同敬獻石柱一對。1927年(昭和2年)定居竹塘,轉至當地開業,仍為太岳醫院。1931年(昭和6年)再度入臺北醫學專門學校進修。1933年(昭和8年)任三五公司源成農場囑託。1936年(昭和11年)當選臺中州州議員,1940年(昭和15年)連任。提案興建濁水溪(西螺溪)大橋,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只能停工。後被指派為竹塘庄長。1946年(民國35年)4月,當選首任臺中縣參議員。加入其父創辦之香草吟社,並於竹塘家中設立詩友聚會之所,名曰「可園」。1942年(昭和17年)設立「存德私塾」,邀請鹿港文人朱啟南教授,戰後初期竹塘知名的地方人士莊北斗、詹賜、鄭江鎮、詹志坤、林木川都曾在此就讀。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