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金門縣衛生院一年以來之工作
圖片授權聲明 _PDM_
展品描述
物件為民國36年(1947)1月31日金門珠山小學發行的《顯影月刊》,藏於金門珠山聚落薛氏宗親會。第17卷第4期〈金門談座〉版中,記載時任金門衛生院院長李幹民撰寫的〈金門縣衛生院一年以來之工作〉。 李幹民在文中表示,民國34年(1945)金門縣衛生院成立,光復後因地方財政枯竭,經費物資僅有縣政府撥給開辦費35,000元、事業費15,000元及省政府二批救濟藥物。金門衛生院編制原為院長、醫師助理醫師、公共衛生護士、助產士、技佐藥劑員、衛生稽查員、辦事員、會計員、助理稽查、雇員共十二名,但因財力拮据,裁縮為六人。 李幹民指出,五月間瓊林發現鼠疫,金門衛生院隨即擬具統一防治大綱,縣政會議決議各鄉鎮組織防疫委員會,負責籌款採購疫苗,由衛生院派人注射。金門縣四鄉鎮計耗費鼠疫疫苗14,500cc,共有14,564人施打(佔全縣1/4人口)。 隨後,院長與醫護人員前往疫區,並設立隔離醫院,收容患者36人,治癒27人,9人死亡。 另一方面,金門各地保甲長召集全鄉戶長,擴大宣傳及舉行清潔大掃除。廈門辦事處緊急撥給防疫藥品,7月9日DDT20磅,百分十乙桶,色芳色素(sulphadiazine)1500片,白喉抗毒素10干,霍亂傷寒疫苗50干,鼠疫苗120干,新加坡華僑捐贈色芳色素1000片。 民國34年(1945)二戰結束,金門百廢待舉,戰爭結束帶動人群遷徙,疾病也隨之傳播,其中包括在金門消失多年的鼠疫。同年,金門衛生院設立,但因人力短缺,編制16人卻需服務全金門5萬多名百姓,無法有效於港口施行檢疫措施,加上醫療物資匱乏,即使緊急向廈門與海外僑胞尋求藥物,瓊林、小徑、歐厝仍出現時疫,瓊林甚至有近百人死亡。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