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泰雅族無袖外衣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_
展品描述
本件無袖外衣,係由南澳鄉泰雅文化館委託彭秋玉製作,重製泰雅族南澳群(Klesan)男子樣式無袖長衣。本文物使用了苧麻、羊毛以及鈕扣等材料,以傳統原住民編織機(俗稱地機)編織而成,完全不經剪裁。縫製時,先把2幅布並齊排列,將中間縫起至全長的一半,再把原來的2幅布折起,於布的兩側由下向上縫起,預留適當的空間讓手可以伸出,即完成。 根據耆老的口述,上衣的菱形與山形紋,象徵祖先的遷徙路徑。南澳群(Klesan)的織布特色是服飾正、反兩面向外的部分,會用經線包住一層,因此看不到緯線。線的顏色則包含了白、紅、紫、藍、黑與桃紅色等。上衣二對前襟、出手處與袖口的邊緣,皆縫製有圓形鈕扣,與其他地方泰雅族的服飾有明顯之差異,屬於泰雅族南澳群(Klesan)的特色。 南澳鄉泰雅文化館也收藏了彭秋玉老師(Bakan)其他作品,衣物皆以紅色為基底,但紋路、色彩與鈕扣分布有所不同。 彭秋玉老師38歲後返鄉探視阿嬤,聽到老人家感嘆:「年紀大了,卻沒人願意傳承我的手藝。」遂下定決心跟著阿嬤學習編織。傳統上,泰雅的女兒十二、三歲就會開始學習織布,學會織布後才能紋面。如今,時代變遷,織布的技能急需傳承,為了保存傳統的編織手法與織紋,彭秋玉開始在地方上田野調查,並於2009年成立原住民工藝協會,向勞委會申請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偕同部落婦女開發各種工藝品,希望透過商業模式,讓傳統工藝永續長存。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