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陳建華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_
展品描述
本名陳添煌的陶藝家陳建華,1956 年(民國45年)出生宜蘭縣三星鄉農村,為陶隱工坊負責人,以泥條編織陶甕及公共藝術為個人創作主要特色。 陳建華國中畢業後去台北,踏入成衣產業成為裁縫師,最得意的作品是妻子訂婚時身上是他一手設計製作的禮服,之後成衣業沒落,轉行跟岳父從事泥水匠工作,從泥作中的抓平取直與各種工具的運用累計許多經驗。當時為了調劑粗重的工作,1992年(民國81年)到救國團學習陶藝,對泥作中的泥沙可以成為拉伸變化的陶土,覺得十分有趣。在太太吳玉嬋鼓勵下持續一年的陶藝學習,也對運用陶土仿竹籐編織質感的泥條編織深感興趣,找回兒時記憶也持續研究精進技法。隨著更多心得與成就感,工作之餘的創作,逐漸取代土水師工作。1998年(民國87年)初次參加宜蘭美展,在首獎從缺下,以泥條編織大甕獲第二名,更在學陶8年後,2000年(民國89年)獲得宜蘭美展造型藝術部第一名,奠定日後陶藝創作方向。 在三星農會邀請下,2002年(民國91年)起結合藝術導入建築工程的創意,運用過往土木泥水工作經驗,以鋼筋、水泥、陶瓷、鐵件等材料,創作具在地特色的公共藝術,如作品2004年(民國93年)三星國中樓梯間陶製「蔥明三星」、2008年(民國97年)三星國小牆面陶製「歡笑的記憶」手印佈置、2010年(民國99年)青蔥文化館入口兩邊青蔥裝置藝術、2011年(民國100年)三星圖書館以鋁合金與耐候鋼材料的上將梨意象車棚等,後續亦在蘇澳鎮立運動公園入口、柯林國小、竹安國小、大福國小、梗枋國小、國華國中、三民國小、萬富國小的校園內都可以看到陶藝家陳建華創作的公共藝術作品。而具有宜蘭在地漁產特色的陶板魚系列,如鬼頭刀、鯖魚、台灣鯛等作品,更是夫妻創作的共同喜好。1998-2020年持續精進的泥條編織陶甕的個人創作,亦獲獎與邀展無數,在多年鑽研下,把一個陶器內再裝入泥條編織陶甕,一體成形,可轉可動,「甕中甕」工法技巧更是陳建華陶藝家獨門絕活。 過往的工作經驗都是陳建華陶藝家的養分,服裝設計時期練出的繪製與剪裁手感、水泥匠時期磨練出的耐心與平整歪斜的目視判斷與材料的運用。以裁縫師的細膩、土水師的力、藝術家的美感與對宜蘭鄉土特色的熱愛,持續創作不墜。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