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北投陶器所 / 松濤園
圖片授權聲明 _PDM_
展品描述
北投到了日治時代以「北投燒」、「大屯燒」等陶瓷產品獨領風騷。由於貴子坑出產白陶土,清代北投就有窯場存在,但產量和技術都未成氣候。據最新推斷,日本京都「京燒」第九代傳人帶山與兵衛,最早來到北投設立窯場。 北投陶器所為松本龜太郎於1897年(明治四十年)在北投設立,從日本京都招聘陶藝技師來台,產製日本式的製品,有花瓶、茶杯、酒杯…等,以雅致的風格聞名。松本龜太郎成為北投陶瓷的先驅,因而獲得「北投燒元祖」的美譽。稱為「北投燒」。 「北投陶器所」曾經燒製飯碗,雖然進行得並不順利,但仍然使餐具成為後來北投陶瓷發展的重要產品。由於收支不能平衡,經營十分困難。1918年(大正八年)二月五日,窯場由後宮信太郎接手經營,改組為「北投窯業株式會社」,1934年五月再改組為「台灣窯業株式會社」。除了飯碗之外,並與耐火磚與瓷磚為主力產品。從此之後,餐具瓷磚耐火磚成為北投陶業的三大主流產品。 戰後,北投窯業株式會社和大屯製陶所被接收合併於臺灣工礦公司之下,名為「北投陶瓷耐火器材廠」,除了延續日治時期的基礎,並且開發各種新式陶製品,如抽水馬桶等,儼然又有一番新氣象。 由於貴子坑採土過於泛濫,1977年薇拉颱風來襲造成嚴重災害,政府宣布禁採北投土,臺灣工礦公司關閉,進而導致北投陶瓷產業沒落,從此日漸從人們記憶中消逝。 本照推估為日治時期,於1940年代前拍攝之照片。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