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古樓村古樓社區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_
展品描述
位於河邊平坦地的古樓社區。古樓村位於林邊溪出山口右岸山麓,分為古樓社區和中興社區兩個小聚落,地形上前者為河邊平坦低地,後者為緩坡地,居民以排灣族古樓社民為主,為1957~1960年間由舊古樓遷居所形成,部分則由來義社移入。古樓村民頗重視傳統文化及習俗,至今仍按慣例舉行五年祭、六年祭等活動 。本社遷居至現址前的舊古樓部落,位於力里溪上游,七佳溪支流右岸,即武威山東南方東南向山腰,海拔約1150公尺的急傾斜坡地上,為一集居型部落,在日治時代堪稱全台最大的原住民村落。日人為分化古樓社的勢力,曾先後鼓勵社民遷居至台東太麻里的新興村、金峰鄉的賓茂村,昭和15年(1941)亦有部分遷往達仁鄉東高社,而後再遷至土板村。 至日治晚期在潮州郡官方的「高砂族第二次集團移住計劃」中,曾計劃將本社移往於プツンロク(putsunlog)社山腳,成立新社稱為高見社,並設立高見駐在所管轄,雖然之後因日人離臺使計劃無法實施,但仍陸續有家戶於日治末及戰後初期搬遷至高見社,由於數目漸達百戶,而於1950年增設高見村;剩餘仍留居於舊古樓的族人,才在1957年由政府安排、頭目率領下,集體遷至新古樓現址。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