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後山公路地質風貌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_
展品描述
後山公路區段涵蓋從宜蘭線到花蓮縣的所有公路,南北狹長,公路隧道在宜蘭縣境內主要穿越的地形結構為雪山山脈及中央山脈,花蓮縣境內則以花東縱谷、中央山脈及海岸山脈為主。雪山山脈的地層在中新世早期開始沈積沙岩和泥岩,接著受到蓬萊造山運動的影響而隆起,形成波狀的褶皺山脈,並受輕度變質作用,變質程度由東南向西北漸減,岩類包括沙岩、頁岩及頁岩變質後的板岩,位於台2線123k的岩層為砂岩及四稜砂岩,而台7線70k處則為板岩。 中央山脈為後山公路段的主要穿越山脈,後山公路段的部分以地質區劃分是屬於中央山脈東翼地質區,即為先第三紀變質雜岩,主要是由沈積岩和火山岩經變質作用而形成各種片岩與變質石灰岩,其中夾有片麻岩、混合岩、角閃岩、石英及變質基性火成岩,台灣地質調查先驅者顏滄波稱此地層為「大南澳片岩」,位於台8線187k處為玫瑰石、台9線144k為黑色片岩及綠色片岩、台14甲線41k為千枚岩,以及台30線11k為蛇紋岩等,地質豐富多變。 位於花蓮轄管地區的海岸山脈是由海底火山經板塊運動擠壓推升而成,為細長的楔形山脈,由火成岩和沈積岩所組成,此地質區於台11線38k磯崎處為鱗剝頁岩,於台11線72k則為玄武岩。 岩盤隧道的施工在面對不同地形或是特殊地質時必須因地制宜,藉大地力學理論做出數值模擬與分析,配合適當的設計興建方法與技術,方能減少災變發生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