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牽罟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_
展品描述
無尾港原為武荖坑溪的出海口,在清朝《噶瑪蘭廳志》中記載為馬賽港,當地居民則稱之為後壁港,夏季海岸為南風、冬季則為東北風,黑潮經過附近海域與北方澳山崖形成凸堤效應,海流強勁,隨季風產生的漂沙現象,造成海岸地形的多變化,平均沙灘深度可達一、二百公尺,加上近海漁業資源豐富,是牽罟、捕魚苗或抓沙蟹的絕佳場所。當地居民除農業外更仰賴近海漁撈及牽罟捕魚為生,直至1942年7月受颱風侵襲以致河道改變水量漸少,1968年再遭娜定颱風影響,致使河口淤積,港口方成為無尾港自然沼澤溼地。 無尾港澳仔角的海流帶來深海的白法螺,將螺嘴鋸掉磨平就能做成響螺。螺依大小可分為螺母,螺公和螺猴仔。螺母身寬體胖,聲音低沉渾厚;螺公瘦長,聲音嘹亮,兩者皆用來號召牽罟。至於螺猴仔則是未長成的小螺,聲音尖銳卻能傳得最遠,在牽罟的季節裡,在村莊守衛的漢人便用螺猴仔來傳達警訊,防範猴猴人與泰雅人侵犯,螺猴仔的聲音一響,村里每人都要拿起武器,準備戰鬥。 當在海邊守望的人發現魚蹤時,也會吹螺通知村民。而村里每個牽罟的組織都有他們專屬的螺,當第一個螺聲響起,田裡工作的人會先豎耳傾聽剛才的螺聲是不是自己所屬的組織,只要聽到自己所屬的組織螺響,便會立即放下田間工作,準備牽罟裝備趕赴海邊,插上梗尾針,駕起罟糟,下海放網牽罟,此時螺聲此起彼落響遍村莊。雖然隨著時代與環境變遷導致牽罟沒落,但無尾港每年仍會舉辦牽罟體驗活動,以凝聚社區情感並保存這項傳統。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