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日治時期「被捕獲的大尾旗魚」
圖片授權聲明 _PDM_
展品描述
  「被捕獲的大尾旗魚」照片,拍攝時間為日治時期,照片為國立臺灣圖書館館藏。於照片中可見一條相當大尾的旗魚放置於桌面上,旗魚旁邊放有一條較小的魚,照片右下角紀錄了旗魚的資料,且有兩名男子站立於旗魚後方,應為將旗魚送至漁市場拍賣的景象。     基隆的漁業十分發達,可分為沿岸漁業、近海漁業和遠洋漁業,旗魚屬於近海漁業。近海漁業的種類繁多,主要有小型單拖網漁業、延繩釣漁業、巾著網漁業、棒受網漁業及鏢旗魚漁業等。     鏢旗魚的方法自1914年(大正3年)由日本大分縣漁民傳入臺灣,最初以高雄為主;到1920年(大正9年)以前傳到基隆,使和平島成為鏢旗魚船經營發展的基地。     1945年(昭和20年/民國34年)到1950年代(民國40年代)初期,為鏢旗魚漁業的鼎盛時期,臺灣北部以南方澳及基隆和平島最為興盛,在基隆漁市場一天有好幾百尾旗魚拍賣。之後卻日趨沒落,專業鏢旗魚船也紛紛改捕其它魚種。由於海洋生態變遷,加上有些大型漁船在旗魚洄游至北部漁場的外圍捕撈,導致近海鏢旗漁業幾乎沒有收穫。     到1970年代(民國60年代)以後,鏢旗魚漁業漸漸衰退,鏢旗魚的漁船幾乎都已拆下鏢台,或改捕撈其他魚種,象徵著基隆鏢旗魚漁業的消失。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