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牽罟與magan quleh(取魚)
圖片授權聲明 _CC0_
展品描述
1922年日人引進客家人與閩南人至德卡倫地區採樟、製炭與伐藤,同時在和平溪河口引進蔗農與漁民,原來原住民的荒莽獵區,一時人聲鼎沸。1923至1930年泰雅族人遷徙至德卡倫地區,除了接觸國家力量之外,同時也開始與漢人互動。 在Blihun(今漢本)地區,昔公路局谷風車站前的坡地上即形成漢人漁民聚落。漢人漁民在海灘上以簡易的舢舨船將魚網拖入海中佈網,待數個時程後再自海灘群起拉網(即俗稱牽罟)收魚。在漢本地區,魚獲主要以炸彈魚為主,因當時並無冷藏技術,交通亦不便利,所得魚獲通常煮製成柴魚再往蘇澳銷售。 住在德卡倫部落的泰雅人,為獲取魚肉,通常也會翻越sbahu山抵達漢本海灘,待漢人漁民開始進行牽罟時即一起起身幫忙。漢人漁民將所捕獲的魚洗淨煮製柴魚前,先去頭去尾,再剖取內臟,然後將魚頭與內臟分送給前來幫忙的德卡倫部落泰雅人。泰雅人再以背簍(kili)將魚頭與內臟攜回部落內,魚頭煮湯,內臟則以粗鹽醃製成zyus quleh(直譯為魚內臟)置於甕中。今蘇花公路崇德站公路旁,尚有數家店家販售以粗鹽醃製的魚內臟與魚卵,至今仍是老人家用餐時最喜歡的配菜。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