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節約運動與龍山寺中元普渡
圖片授權聲明 _OGDL_
展品描述
這批相片為台灣新生報記者於1966年8月30日拍攝,主題為臺北市龍山寺中元普渡。當時臺灣省政府督導各縣市切實推行節約運動,規定中元節普渡拜拜節約注意事項,但我們從相片中能發現龍山寺普渡的排場仍舊相當盛大。 1708年陳賴章墾號開墾臺北盆地,泉州三邑(晉江、惠安、南安)移民來臺後,漸成艋舺地區主流居民,並以福建泉州府安海龍山寺為祖廟,分靈成臺灣各地龍山寺。臺北市龍山寺於1738年創建,主祀觀音,亦配祀媽祖、文昌帝君與關公等,成為艋舺當地的信仰中心。到了日治時期,龍山寺部分空間曾被挪用為私塾書房、保良局與艋舺區長役場等,1945年6月臺北大空襲時,正殿和西廊遭炸毀。二次大戰後,軍隊和攤販曾占用龍山寺,直到1951年臺灣省政府立為古蹟後,才趕走占用者。萬華龍山寺自1952年起開始重建,於1959年完工。 節約運動是中華民國政府在臺灣統治穩固後,試圖讓民眾維持戰時生活的方式,藉以革除浪費,支援前線,加速反攻準備,或以節約所得,捐獻興辦社會福利事業,並鼓吹人民擁戴政府與領袖,這是政府為了鞏固對內統治的手段。但照片中龍山寺中元普渡規模鋪張,可見民間習俗由來已久,改革不易,節約難以收效。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