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現花蓮港海岸船著場
圖片授權聲明 _OGDL_
展品描述
在清代已有花蓮港之名,卻並非良港,直到花蓮港築港前,大型輪船要停靠花蓮向來是件苦差事。因花蓮海邊缺乏較深海灣,所以輪船須停泊在花蓮市南濱外海。往來的人員、貨物需以艀船接駁(台灣話:駁駁仔船),當時朝日組雇請阿美族壯丁牽拉艀船,每當艀船快要靠岸時,船上的人將繩索拋到岸上,阿美族壯丁便一踴而上把繩索拉住,等到浪頭稍退,艀船就會停靠岸上了。乘客要趕緊趁下一個浪頭還沒有撲過來前先跳下船,動作只要稍遲,全身就會被海浪淋濕。另運送的時間一定要在中午之前,到了下午之後,浪濤就會隨著風勢變大,不但艀船無法逆著浪頭前進,有時候就連輪船都無法停靠。當時阿美族原住民是東台灣重要的勞力來源,昭和4年(1929)日本巡查小川耕三在《臺灣警察協會雜誌》145期發表了一篇〈警察所見阿美族的將來〉(直譯),提到花蓮港一年就要動用到阿美族五十萬人次的勞動力。阿美族以農業為主;和清廷武力鬥爭失敗後,對外來優勢武裝殖民者大多不再強硬的武力抵抗,故日本殖民者對阿美族有性格溫和,體力健碩,願意服從官廳等既定印象。因此後來成立阿美族能高團棒球隊,而不是太魯閣族或是布農族。<br>本書為葉柏強先生於2014年至林桂興的故居,向其媳婦訪談,並取得的老照片與相關文獻資料而完成。書中包含林桂興先生的生平、歷程與遭遇,是臺灣棒球運動的濫觴,也是花蓮重要的一段歷史記憶。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