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臺南市大觀音亭第6方
圖片授權聲明 _PDM_
展品描述
桂枝、酒芍各錢半、甘草七分、生姜三片、大棗二粒。水壹中杯煎四分服。 此方即是《傷寒雜病論》中的桂枝湯,用藥簡單但嚴謹,表現中醫用藥簡、便、驗、廉的精神。方中桂枝可幫助發汗退燒,強化身體面對疾病的應急系統;白芍能防止過度發汗,酒芍就是酒炒白芍,酒炒的炮製方法可以加強白芍的止痛效果;生姜(生薑)不只幫助桂枝發汗,還可以溫暖脾胃、止嘔;加上甘草和大棗補益中氣,其中大棗糖分很高,而且容易取得,大棗的皮也讓大棗內部不容易發霉、腐敗,容易儲存。生病會消耗身體能量,在經濟貧乏的年代,能吃到肉不容易、生病的人營養補給更不是容易的事,此時大棗就是很好的營養補充品。此方也是適合小孩和老人的溫和發汗劑,服用完需要蓋著被子或飲溫熱的粥品來幫助發汗。常用於感冒著涼,有頭痛發熱、冒汗也怕風吹,或是還有鼻塞流鼻水、乾嘔的情形。 本首藥籤出自臺南「大觀音亭」。大觀音亭原有藥籤60首,因第11首亡佚,故現存藥籤59首,沒有分科別;此外,大觀音亭原有的第24、47、53與56首藥籤,是由「紅毛樓觀音佛祖」的第24、47、53與56這四首藥籤來取代。由此亦可得知,早期的藥籤在不同宮廟之間,存在著一種流轉與傳用的情況。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