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補庫」供桌上的包子
圖片授權聲明 _PDM_
展品描述
「補庫」是馬祖重要且特殊的祭儀,「謹小慎微」的鄉親又稱它為「添庫」。簡單的說,就是村民為地方神明添財庫,以免神明經濟窘迫。大部分的村莊會選在海邊舉行祭儀,只有少部分會借用學校操場進行。 「補庫」既然要為神明添財庫,那麼燒的紙錢必須是神界能流通的貨幣。所以,依據閩東習俗,「元寶」是燒給神明的,而「紙箔」、「錢紙」等楮幣,因為相對「價值」較低,只能通用於「鬼物」之間。在供品中最令人好奇的是,供桌上擺滿了蓋有紅色印章的「包子」及放在地上桶裝的「米漿」。 「補庫」儀式上一桶桶的米漿,是用來招待無頭的「好兄弟」。米漿和包子是儀式上必備的供品。這種包子馬祖話說寫成「明頭」或「冥頭」。有鄉親嫌「冥」字不吉祥,改以同音的「明頭」稱之,其實兩者意義是相同的。補庫用的小包子有三種,大粒的包子144粒為一個單位,故馬祖方言又稱為「百四四(ㄅㄚˇ ㄒㄧˋ ㄌㄟˇ)」。年長的鄉親向餅店老闆說訂製「百四四」時,老闆一聽即可會意。他的外觀大顆,成本高,故由「做頭」(福首)提供,或由大眾出資承製,禮成後再分發給大家。中型的以36粒為一個單位,故又稱為「三十六粒(ㄙㄤˇ ㄋㄟˇ ㄌㄛㄩㄎ ㄌㄚㄎ)」,這種包子才叫做「明頭」。最小的比大拇指略大一些的叫做「齋囝」(ㄗㄝˋ ㄧㄤ+)。 「明頭」的容量單位鄉親都是寫成「羊」,這是寫同音的錯別字。正確的寫法應寫成「禓」才是。《說文解字》說:「禓、道祭也。」既然如此,禓的字義可解釋為「道路上的祭祀。」這和儀式的實情極為切合的。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