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清代西螺老街發展史
圖片授權聲明 _PDM_
展品描述
乾隆7年(1742),在劉良壁的「重修福建臺灣府志」中首次出現西螺堡、西螺街之地名,表示在乾隆初期、鹿港建街完成前,西螺已有街市存在。乾隆11年(1746),范咸著「重修臺灣府志」中除原來的西螺堡、西螺街外,濁水溪畔的西螺渡口又出現苦苓腳渡、大崙腳渡、上渡頭渡三處,表示西螺在水陸交通上的重要性,不僅是河岸要津,也為產漁貨交易中心。當時西螺市街發展以延平路為主軸。延平路上的媽祖廟福興宮於雍正元年(1723)在新街所建,距離不遠的文昌祠則創建於嘉慶2年(1814),由廖澄河等捐建。 另外暗街街頭的永興宮係建於道光8年(1828)。暗街早年為商旅打尖投宿點,也是西螺最早的老街。大街北端不遠處,即大橋路頭還有一座福善寺,供奉地藏王菩薩,建於清嘉慶年間,收容當時為興建西水圳而犧牲的苦力,又稱北壇,現也是收容當地無主孤魂與停棺之處。街南邊福興路上的廖家祠堂設於嘉慶年間(1796-1820),旁有廣福宮、正興宮等宮廟。另外全臺最大的泰山石敢當出現於清道光7年(1827)的「市仔頭」街頭,屬於濁水溪岸邊,是為了防範水災所立,石額頂上還有獅子咬劍裝飾。這些地標性的建築,說明了清朝時代的西螺開發歷史多環繞在東市場之周邊。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