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暖暖鳥瞰透視圖
圖片授權聲明 _PDM_
展品描述
  「暖暖鳥瞰透視圖」,由法國人手繪於1885年(光緒11年),法國人對於臺灣基隆地形的觀測、描繪,源自於中法戰爭。圖中為被群山環繞的基隆河上游,為早期臺灣東北部內河航運的貨物集散地,人口集中之聚落,成為暖暖街。     基隆河,發源於平溪鄉上游,雨量充沛,一年四季皆利於航行;尤其是1823年(道光3年)後,三貂嶺通宜蘭的道路修成,更有助於基、宜山區貨物的轉運。     基隆河早年河水很深,當時陸上交通未闢,由淡水駛來,大船停在水返腳(汐止),小船到暖暖停泊,貿易船隻出入頻繁,四鄰平溪、瑞芳一帶,土產如:茶藤、木材、大菁(染布用),均由人工肩挑到暖暖碼頭,裝船順流運到艋舺、淡水(臺北),商業興盛,客旅雲集。     暖暖早期的發展繁榮,乃拜基隆河航運所賜,基隆河的水陸功能一直維持到1889年(光緒15年)左右。劉銘傳後來完成雞籠、臺北間的鐵路,同時,三貂、瑞芳、暖暖、松山的道路系統,也逐漸完成;再者,基隆河也因砂石淤積,終於結束其河運作為主要流通動脈的生命。     而隨著基隆河的水陸功能沒落,暖暖作為貨物集散中心的社經地位,便不敵金礦、煤產更豐富的瑞芳、九份等聚落,暖暖遂成為基隆港腹地內的小鎮。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