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檢索
-
271關西上林-元和宮經過元和宮時,祈求三界公保佑諸事平安順遂,供桌上可以看到許多大廟的平安符,也許,是宮廟與社區的暖心,將不同縣市的祝福,都帶回來關西。朱貫仁 2024/10/13
-
3052024微笑社區成果展覽透過這次的活動,我們在錦路部落進行系統性的田野調查。透過挖掘老人家的歷史故事與知識,部落青年在參與的過程中學習老人家留下來的智慧。羅小雯 2024/10/14
-
330營北社區耆老說古-簡其輝透過耆老訪談,讓在地居民更了解社區古今的變化陳秀美 2024/11/04
-
186探索鶯歌輪椅族和對鶯歌文化有興趣的人們, 一起到鶯歌文化路踏查,尋找並探索過往的歷史故事,做為創作實境導覽的素材。隔天,大家聚在一起創作實境導覽遊戲的過程紀錄。陳銘哲 2024/11/05
-
169里山記憶數位典藏行動本計畫以「里山倡議」為核心價值,結合科技技術為社區進行數位典藏,嘗試藉此凝聚永安社區居民的韌性力量,為社區找出「里山韌性」與「在地根經濟」的元素與潛力,朝著「人類社會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活型態為目標,進一步與環境共融共好。簡偉丞 2025/04/05
-
299陶韻鶯歌鶯歌文化路上,有許多富含文化底蘊的建築和歷史。今天,由輪椅族們帶著其他對鶯歌在地故事有興趣的夥伴們,一起透過實境解謎遊戲的趣味解謎過程中,穿梭在文化路的小徑中,透過燒腦的解謎過程,了解文化路過往的點滴。人人OKGO 陳銘哲 2024/11/05
-
258新北市樹林區三福里《溪畔生活節》在「溪畔生活節」中,我們將造市者小聚與培力工作坊的討論成果結合,呈現社區居民對溪畔生活的共通想像與未來展望。不僅融入活動前幾次培力工作坊的精華成果,讓居民得以展示所學技能與創意作品,還規劃了多項體驗活動,搭配餐食饗宴、二手市集、音樂與才藝表演等豐富內容,邀請社區居民共同參與,體驗社區生活的美好。此次生活節旨在凝聚社區力量,透過分享與互動,促進彼此的連結並提升在地生活質感。三福里里辦公處、緒靄設計 Woven Haze Design 2024/11/05
-
156《reset 全面重啟-劇場進入社區》萍蓬草以在地劇團及社區藝術組織自我定位,不單純以追求劇場藝術為宗旨,發展更具多元性與在地性,且劇團成員來自在地,與社區民眾分享經驗更親切,投入村落文化計畫10多年間,歷經社區老化,也面臨思考自我執行定位之轉折點。郭月媚 2024/11/05
-
159南平故事採集之旅(二)主要以客家三腳採茶戲為教學出發主軸,人員以戲劇班為主加上社區居民一起進行課程,113年轉換為南平弦樂班班員,加上社區居民及青少年討論,義民精神和新埔花燈為故事聚焦,採集更多南平需要的故事,作為南平社區未來社區劇場的元素。廖崇發 2024/11/19
-
139113年 微笑社區_客家粄食與祭典文化_短影音紀錄今年度計畫以『客家粄食與祭典文化』為主軸,運用現今科技媒體 (Instagram Reels)的運用,紀錄『粄』在關西小鎮的情景;也藉著節 慶與祭祀典禮,更進一步紀錄粄食與祭典關係的寓意,透過3C影像紀錄, 放置網路平台,藉由分享宣傳,引動人人對於家鄉文化背景更關注,再 以「產業」的方式將文化創意與美食人文在社區紮根,創造一個「客家 粄食體驗園區」的願景。徐紫珉 2024/12/03
-
209赤柯山礦石文化園區文物資產復舊計畫赤柯山礦石文化園區文物資產復舊計畫經驗分享黃輝鳳 2024/10/21
-
362陶然湖光~1公里的啟點「為孩子舖一條回家的路」是峨眉國中陳姿利校長的十年計劃; 從孩子的視野出發,建構土地與孩子的情感連結。 此次的提案從竹49縣道O K為起點,到1 K的望湖草堂,這一公里的路程蘊含陶園公園的生態教育、唐盛陶藝的文化藝術、峨眉茶行的茶席文化、樟樹林與五葉松以及柑橘園的自然生態、黃家百年老宅的文物資產,最後來到望湖草堂邊的埤塘,走到這裡得已沉澱一公里的所見所得,孩子心裡可以長出對土地與家鄉的認同與歸屬感。黃倩慈 2024/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