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展覽檢索

總筆數: 32
  • 1715
    第十三屆共生音樂節展覽
    第十三屆共生音樂節展覽
    人類的記憶無法一刀切斷、轉換。二二八作為一個政治符號,有權的政府強期強力壓制;島內海外的人民則嘗試各種方法來記憶,支援政治行動。如今,大眾淡忘二二八曾經的高度政治性,也就無法理解那裏頭的情感與記憶,淪為單純的內容背誦。 回顧歷史事件,得以重新看到自己如何走到現在,讓想像力被刷新。觀展者大多經歷過「年輕」這個階段,卻逐漸在成長過程中失去能動性。 本次展覽想藉此傳遞傷痛固然會延續,但一代代的力量也會。
    第十三屆共生音樂節展覽組 2025/03/07
  • 2754
    甜甜的滋味:令人意想不到的臺灣物產史
    甜甜的滋味:令人意想不到的臺灣物產史
    仔細看看這張來自日治時期的明信片,照片裡頭有著比人還高大的甘蔗田,遠方冒著裊裊炊煙的工廠,正是新式的製糖廠。再睜大眼睛一看,發現還設有載運甘蔗的鐵軌,這樣的景象描繪著當時(1939年)臺灣糖業的狀況。
    許雅玲 2025/01/21
  • 96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御真影與教育敕語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御真影與教育敕語
    1899年(明治32年)台灣總督府將教育敕語謄本與御真影頒發到台灣各學校,教育敕語放在梧桐木錦盒中,與御真影一同鎖在特製鐵櫃(又稱奉安庫、奉安櫃)中,校舍發生火警或水災意外事件時,奉安庫的敕語、御照是首要搶救目標。日本政府擔心天皇敕語發生任何意外,發起蓋「奉安殿」建築安置保護,使用鋼筋水泥建造,建材特選耐震防火的材料,可見校方重視程度。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1/15
  • 72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日治時期木質掛鐘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日治時期木質掛鐘
    台灣雖然自清代就有時鐘進口,但時鐘還是屬於奢侈品,玩賞的功能居多。1895年台灣成為日本殖民地後,日本人在台灣推行西方格林威治時間,時鐘從那時開始慢慢普及,為了推廣守時、時間就是金錢等觀念,日本當局甚至推行「時的紀念日」活動,間接促成時鐘的流行。尤其是從日本進口之掛鐘,當時台灣凡是體面的家庭無不必備之,既用來計時,也用來彰顯身分及地位,是早期台灣生活的重要記憶。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1/09
  • 263
    職人開箱
    職人開箱
    自2023年開始,臺史博與水文化MOU團隊在規劃「現地共筆策展」的途中,加入了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黃貞燕老師以及同學們,用博物館專業者與觀眾的角度,吸納各MOU單位的專業知識與關懷,協助各單位將這些硬派知識,轉化為軟性敘事,產出現地展示的腳本。 隨著交流的進行,同學們也在與各單位的互動過程中,得到一些屬於自己獨有的觀察。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4/12/16
  • 350
    大圳伊始
    大圳伊始
    嘉南大圳,這項改變雲、嘉、南農業環境的重大工程,已在臺灣的土地上存在百餘年。時至今日,嘉南大圳如何延續,形成如今的樣貌,無非是歷代水利組織、工程與管理人員,以及地方農民互動之下,所產生的成果。這其中跨越空間、時間與群體的精彩, 是這次展覽將要講述的故事。我們以「伊始」為題,討論嘉南大圳工事的前置作業與開展,同時也紀 錄下臺史博「水文化」跨領域團隊,工程與人文對話的開端。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4/12/16
  • 470
    看見大溪的記憶特產
    看見大溪的記憶特產
    2024年9月,我們來到桃園大溪,選在具有歷史意義的大溪公會堂外紮營,一邊依傍著大漢溪,一邊緊鄰日式建築群與充滿歷史風華的大溪老街等這些文化記憶的發生地,並透過國家文化記憶庫的典藏,帶領觀眾穿越時空,去看見這些屬於大溪的故事。
    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4/11/13
  • 300
    海外探險:法國軍官薩勒鏡頭下的福爾摩沙
    海外探險:法國軍官薩勒鏡頭下的福爾摩沙
    在清法戰爭期間有一位來自法國的年輕軍官薩勒跟著遠征艦隊來到了福爾摩沙,他用相機將他的所見所聞用鏡頭捕捉下來,就讓我們跟隨他的鏡頭一且來看看1884年到1885年基隆的樣子吧!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2024/10/28
  • 263
    殖民地的獨家代理
    殖民地的獨家代理
    專賣局不僅僅是經濟管理者,他還是殖民政府的操盤手。走進歷史,感受殖民時期這種壟斷經濟如何影響民眾的生活,並思考壟斷經濟對社會的長遠影響
    賴柏諺 吳科鋐 2024/10/04
  • 512
    台灣日治時期的庶民制度
    台灣日治時期的庶民制度
    老百姓生活在日本底下的日子
    蔡宗諺、黃翊軒、葉泊睿 2024/08/30
  • 475
    木都產業與永續發展
    木都產業與永續發展
    嘉義靠著地理優勢,建立起以木業為主體的完整產業鏈,不只養活了周遭人民,也將自身的政經地位提升到無可取代的地位。如今木業蕭索,嘉義要如何面對曾經輝煌但如今已是累贅的木業廠區、曾賴以為生的木頭製造業在原料缺失的情況下如何華麗轉身、如何將木業轉變成嘉義永續發展的城市基石。
    吳尚霖(七點半遊戲團) 2024/06/21
  • 4531
    探索古今—臺中刑務所演武場
    探索古今—臺中刑務所演武場
    臺中刑務所演武場舊時主要作為司獄官(監獄管理人員)、 警察日常練武之武道館舍。隨著時代變遷,刑務所演武場也展示給世人不同的樣貌,透過實地探訪與資料分析,探索刑務所演武場古今變化之美。
    陳芊妤、林芊妤、李芸嘉 2024/02/18
總筆數:32 每頁筆數:12 頁次: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