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展覽檢索

總筆數: 16
  • 臺灣山林的百年追求:《臺灣山岳景觀》蘊含的治理與造訪
    臺灣山林的百年追求:《臺灣山岳景觀》蘊含的治理與造訪
    1913年臺灣新高堂書店發行《臺灣山岳景觀》,內容以臺灣山岳觀光為主題,標誌著隨日本政府對於臺灣山區的掌控漸趨穩定後,當時逐漸起步的登山健行風氣。同時,兩位作者作為日治初期的統治調查行動的研究者之一,說明日治時期臺灣的登山活動並非只有休閒娛樂的目的。臺灣登山行動「治理、調查」與「觀光、休閒」兩種不同的性質,與他們之間的交互關係,影響著臺灣山林百年來被觀看、被造訪的方式。
    林雅娟 2022/12/13
  • 為了培育作戰良駒,整座臺灣島都瘋狂──曾盛極一時的體育娛樂:賽馬
    為了培育作戰良駒,整座臺灣島都瘋狂──曾盛極一時的體育娛樂:賽馬
    賽馬對於我們來說既陌生又熟悉。 臺灣目前沒有舉辦賽馬的活動與場地,雖然曾經有政治人物提出要舉行賽馬,但由於現行法規的限制而無法執行。不過因為鄰近地區(像是日本與香港)的賽馬活動與文化相當悠久,例如來自日本的手機遊戲「賽馬娘」,又或者動畫《烏龍派出所》或是《名偵探柯南》中,兩津勘吉與毛利小五郎都是賽馬的愛好者,因此我們對於賽馬這個活動並不陌生。 那你知道嗎,其實,臺灣曾經舉辦過賽馬會,在當時更成為臺灣人熱衷的娛樂活動之一,就讓我們透過老照片帶你回到臺灣瘋賽馬的年代。
    涂欣凱 2022/12/13
  • 穿梭百年,如果你是個日本旅人——充滿南方異國風情的臺灣之旅
    穿梭百年,如果你是個日本旅人——充滿南方異國風情的臺灣之旅
    你有多久沒出國了呢?這兩年因為疫情的影響,我們已經失去「出國旅遊」這份樂趣很久了。只能在臺灣進行國內旅遊——但如果反過來想呢?就算是在我們熟悉的臺灣,也可以就地「出國」,體驗一下來到異國的新奇感受——想像你是日治時代來到臺灣的旅人,臺灣的一切,對你來說都是全新且閃閃發亮的。 當時來到殖民地臺灣旅遊的外人,就是日本人了。準確來說,他們也不是外國人,因為當時的臺灣就屬於日本;但是這一塊位於南方的新殖民地,確實散發著強烈的異國氣息,吸引著日本本土的旅客們。既然我們出不了國,那就把自己想像成百年前的日本人,來一趟穿越時間的島內「偽出國」之旅吧。
    謝宜安 2022/12/12
  • 甜甜的滋味:令人意想不到的臺灣物產史
    甜甜的滋味:令人意想不到的臺灣物產史
    仔細看看這張來自日治時期的明信片,照片裡頭有著比人還高大的甘蔗田,遠方冒著裊裊炊煙的工廠,正是新式的製糖廠。再睜大眼睛一看,發現還設有載運甘蔗的鐵軌,這樣的景象描繪著當時(1939年)臺灣糖業的狀況。
    許雅玲 2022/11/14
  • 流轉於世界各地,創下多項田徑紀錄!臺灣的奧運第一人──張星賢
    流轉於世界各地,創下多項田徑紀錄!臺灣的奧運第一人──張星賢
    臺灣「奧運第一人」張星賢在 1910 年的臺中出生,不過他卻因大時代的推動,輾轉於東亞各地──從臺灣到日本,滿洲到北京,再回到臺灣。 作為運動員,他也因為到各地參賽,而得以在交通相對不便的年代,踏遍世界各地。大連、哈爾濱、朝鮮、夏威夷、洛杉磯、柏林、倫敦、赫爾辛基、德勒斯登、波次坦、哥本哈根、不來梅、巴黎、孟買、香港、上海、馬尼拉⋯⋯等城市,都有過張星賢的足印。對當時的臺灣人來說,能擁有這麼多異國體驗實在難得。
    林韋聿 2022/11/13
  • 「我青年時代難忘的一季」:百年前,文豪佐藤春夫在臺灣的永恆之夏
    「我青年時代難忘的一季」:百年前,文豪佐藤春夫在臺灣的永恆之夏
    「是八月末的事。已經是涼風吹拂的時候了吧?別開玩笑,這裡可是臺灣哦!臺灣的涼風啊!恐怕到二月才會吹呢!」 如今這個季節,我們仍感受著臺灣沒有冬天、四季如夏的炎熱氣候。寫下這句話的人,應該相當了解臺灣吧?其實,他是百年前造訪臺灣數月的日本內地作家──佐藤春夫。
    謝宜安 2022/11/01
  • 地景故事:北門廣場從裡到外的百年流轉
    地景故事:北門廣場從裡到外的百年流轉
    文化地理學家 Mike Crang 曾說過:「地景是不斷重複刮除的羊皮紙」。那麼,在北門廣場的羊皮紙上,能夠讀到什麼呢? 從北門及其周邊的地景出發,我們其實 能隱約地看到那臺北城誕生的由來、現代城市空間出現的所在、帝國理蕃的殖民蹤跡、北門傾頹破敗的曾經⋯⋯,那些關於北門廣場於內於外的百年流轉故事。
    劉學墉 2022/10/07
  • 一個小漁港的兩個名字:東海岸的麻荖漏或成廣澳
    一個小漁港的兩個名字:東海岸的麻荖漏或成廣澳
    行經臺 11 線東部海岸線的小港漁港附近時,我偶然見著了與沿途鐵皮平房或是透天屋厝不同的建築樣式——那是一面巴洛克式的牆面與數根帶有弧形的柱子,共同組構出的殘垣。它靜靜地佇立於路旁,對比於車道上快速駛過的車子格外顯眼。牆面和柱身已然斑駁,上頭卻懸掛著新建的招牌,上面寫著「成廣澳文化地景」,對比的地景,隱約透露著成廣澳地區,曾經輝煌又滄桑的歷史。
    楊佳平 2022/10/07
  • 殖民地時代的台灣經濟──黃麻與苧麻紡織
    殖民地時代的台灣經濟──黃麻與苧麻紡織
    很多人以為,台灣的紡織工業是因為美援的協助而發展起來的,但仔細爬梳散落不同資料庫中的珍貴紀錄,才發覺跟教科書說的似乎不大一樣……。
    洪紹洋 2022/09/20
  • 基隆港與港都人
    基隆港與港都人
    基隆港昔日被稱為「雞籠港」、「雞籠灣」,百年前是原住民族活動的範圍。最早出現外國臉孔,則可追溯到四百年前,在和平島建造聖薩爾瓦多城為統治中心的西班牙人,不久後又被來自府城北上的荷蘭人取代。再過兩百多年後,又成為「中法戰爭」的場景之一。 今天的基隆,是台灣島除了台南之外,可將歷史溯源於幾百年前的城市。接下來,且讓我們花幾分鐘,快速穿梭百年歷史的基隆港。
    雨都漫步 2022/09/17
  • 茶金歲月——臺灣茶業的誕生與百年興衰
    茶金歲月——臺灣茶業的誕生與百年興衰
    小時候,茶是爸爸的專屬飲料,無論晴天、雨天,冷天或熱天,他總會在每一個星期天的早晨,從茶葉罐裡抓起一小撮茶葉,投入畫有紅色花朵以及800cc刻度的玻璃杯,再從保溫瓶裡注入滿滿的滾燙開水,蓋上蓋子,如此反覆沖泡的喝上一整天。於是這段畫面成了我兒時心目中,關於週末假日的儀式感......
    王心怡 2022/09/07
  • 「培養國民剛強的精神、健康的體格!」
    「培養國民剛強的精神、健康的體格!」
    說起臺灣國家公園設立的歷史,不得不回憶起日本殖民統治期間,日本是如何利用並摧殘臺灣的森林。好家在 1930 年代,美國的環境保護和公園設立思想之風吹了進來,為臺灣自然生態帶來一線生機。 就在這股潮流下,臺灣興起一陣國家公園設立運動。未料,隨著中日戰爭爆發,日本不再有資源繼續挹注此計畫,只能在 1941 年擱置⋯⋯
    張家綸 2022/08/26
總筆數:16 每頁筆數:12 頁次: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