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展覽檢索

總筆數: 839
  • 13
    下一個六十年
    下一個六十年
    看見台灣傳統藝陣的無限可能 發現台灣傳統藝陣的價值與新時尚 更要破除陣頭的刻板印象
    雲林縣老塗獅藝陣文化發展協會 2025/11/05
  • 173
    中興莊29號
    中興莊29號
    原居住戶:常玉潤
    程瑞祥 常美軋 2025/11/04
  • 8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崩溪缺古笨港遺址出土之吳周錢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崩溪缺古笨港遺址出土之吳周錢
    吳三桂於康熙12年(1673)起義反清復明,自稱周王,鑄造利用通寶,1678-1679年自稱大周皇帝,鑄造昭武通寶,吳三桂死後,孫吳世璠繼立(1679-1681),鑄有洪化通寶;這三種制錢當時的發行量很大,清代雖然禁用,但直到日治初期,這三種乹仍在台灣民間通用。館藏北港崩溪缺考古遺址出土之吳周錢標本皆由北港高中退休教師蔡吉宗老師提供。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11/03
  • 33
    【串山徑】甲仙展區-萃煉・甲仙樟腦油
    【串山徑】甲仙展區-萃煉・甲仙樟腦油
    【串山徑】甲仙展區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嶼典創社顧問有限公司 2025/11/01
  • 34
    【串山徑】杉林展區-燻影新庄 繪影新和
    【串山徑】杉林展區-燻影新庄 繪影新和
    楠梓仙溪支流奔出山谷,沖刷出枋寮溪下游的層層河階,大武壠、閩南、客家族群身影在水光與山影之間交會。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2025/10/31
  • 36
    【串山徑】甲仙展區-翻山・大武壠/ 游牧・逐樟之「客」
    【串山徑】甲仙展區-翻山・大武壠/ 游牧・逐樟之「客」
    【串山徑】甲仙展區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嶼典創社顧問有限公司 2025/10/31
  • 48
    【串山徑】杉林展區-追影枋寮
    【串山徑】杉林展區-追影枋寮
    楠梓仙溪支流奔出山谷,沖刷出枋寮溪下游的層層河階,大武壠、閩南、客家族群身影在水光與山影之間交會。湯姆生的顯影劑沖出19世紀枋寮切片,邀您一起循先民足跡涉水而行,捶一段冒泡的Hagu,讓涼爽溪面映出你與古道同框的倒影。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2025/10/31
  • 27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崩溪缺古笨港遺址出土之清代康熙通寶古錢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崩溪缺古笨港遺址出土之清代康熙通寶古錢
    由於社會秩序相對穩定、經濟發展迅速、跨國通商貿易頻繁,貨幣經濟發達,康熙年間的錢幣精緻厚重,文字大方規。康熙下令在全國開設了24處鑄錢局。由於當時的鑄造量大,目前殘存的康熙通寶數量與種類都非常的豐富。如今的康熙通寶根據重量分為大中小三種類別,主要是因為當時成本以及私鑄的問題。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10/31
  • 33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崩溪缺古笨港遺址出土之北宋古錢(下)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崩溪缺古笨港遺址出土之北宋古錢(下)
    館藏北港崩溪缺考古遺址出土之北宋古錢皆由北港高中退休教師蔡吉宗老師提供,種類繁多,數量龐大,總共有27種,印證了乾隆39年台灣北路理番同知朱景英著「海東札記」記載:「台地多用宋錢,如太平、元祐、天禧、至道等年號,錢質小薄,千錢貫之…相傳初闢時,土中有掘出古錢千百甕者,或云來自東粵海舶。余往北路,家僮於笨港口海泥中得錢數百,肉好深翠…乃知從前互市,未必不取道此間。」可知當時笨港與中國之密切交流。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10/30
  • 37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崩溪缺古笨港遺址出土之北宋古錢(中)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崩溪缺古笨港遺址出土之北宋古錢(中)
    館藏北港崩溪缺考古遺址出土之北宋古錢皆由北港高中退休教師蔡吉宗老師提供,種類繁多,數量龐大,總共有27種,印證了乾隆39年台灣北路理番同知朱景英著「海東札記」記載:「台地多用宋錢,如太平、元祐、天禧、至道等年號,錢質小薄,千錢貫之…相傳初闢時,土中有掘出古錢千百甕者,或云來自東粵海舶。余往北路,家僮於笨港口海泥中得錢數百,肉好深翠…乃知從前互市,未必不取道此間。」可知當時笨港與中國之密切交流。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10/29
  • 10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崩溪缺古笨港遺址出土之北宋古錢(上)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崩溪缺古笨港遺址出土之北宋古錢(上)
    館藏北港崩溪缺考古遺址出土之北宋古錢皆由北港高中退休教師蔡吉宗老師提供,種類繁多,數量龐大,總共有27種,印證了乾隆39年台灣北路理番同知朱景英著「海東札記」記載:「台地多用宋錢,如太平、元祐、天禧、至道等年號,錢質小薄,千錢貫之…相傳初闢時,土中有掘出古錢千百甕者,或云來自東粵海舶。余往北路,家僮於笨港口海泥中得錢數百,肉好深翠…乃知從前互市,未必不取道此間。」可知當時笨港與中國之密切交流。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10/29
  • 40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崩溪缺古笨港遺址出土古錢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崩溪缺古笨港遺址出土古錢
    雲林縣北港鎮與嘉義縣新港鄉南港村一帶,古地名笨港,是台灣清代的重要港口之一。民國81年(1992)北港朝天宮媽祖廟興建文化大樓、民國84年(1995)媽祖廟旁中央市場改建,皆出土大量民居遺物,民國91年(2002)北港溪堤防整修,挖出許多古錢幣;民國92年(2003),北港高中退休教師蔡吉宗老師於在古笨港遺址崩溪缺段北港溪堤防邊考古,發現大量的銅錢遺物。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10/28
總筆數:839 每頁筆數:12 頁次: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