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展覽檢索

總筆數: 240
  • 20
    尋訪記憶中的老樹
    尋訪記憶中的老樹
    藉由固碳從舊港島出發~社造計劃,探訪舊港島居民記憶中的老樹,深入了解老樹在社區中的角色,並以文字為老樹留下紀錄,讓舊港島的樹木故事得以延續流傳。
    舊港島-許尹姿 2025/09/30
  • 32
    1998南寮國小毛毛蟲危機
    1998南寮國小毛毛蟲危機
    民國96年南寮國小劉麗娟老師將這起校史上發生的毛毛蟲事件編進自然課程,帶領高年級學生認識校園中的老樹,進行深度訪談、閱讀當年的報導,讓學生明白樹木是真實存在也會遭遇到危機,引導學生反思樹木與校園生活的關聯,傳承對於環境生態的知識與關懷。
    舊港島-許尹姿 2025/09/30
  • 20
    親手懷抱測量老樹
    親手懷抱測量老樹
    學生們拉開量尺圍繞樹幹一圈後量出樹圍,運用捲尺標記出人與樹高的比例,以三角測量法原理計算出樹高。親手懷抱測量老樹,從原先陌生生疏的動作到逐漸熟悉掌握每個流程,也在過程中尋訪了校園中各個樹木,重新發現樹木對於永續固碳的意義。
    舊港島-許尹姿 2025/09/30
  • 18
    王爺宮的虔誠信仰
    王爺宮的虔誠信仰
    據傳在北寮創立至今已有兩百三十年,但在這長達兩三百年來的歷史中文字記載相對有限,廟史是經由老人在廟前、在樹下閒聊時,口傳給庄裡少年,一代代流傳下來,而塹港富美宮也從最初北寮上的小廟歷經數次改建後成為今日南寮四層樓高的王爺廟。走在富美宮廟埕,量測廟前老樹計算其固碳量。接著回到高掛紅色燈籠正殿前天井下,李霞老師親自為我們示範葉拓書卡,鋪開報紙將水彩印於葉脈上,將老樹紋路拓印下來,如同樹下口傳歷史。
    舊港島-許尹姿 2025/09/30
  • 30
    固碳從舊港島出發~
    固碳從舊港島出發~
    透過尋訪策展人記憶中的老樹,延伸測量單棵樹的固碳量,將其與 2022 年台灣最新溫室氣體排放清冊進行對照結合113年5月最新現有人口數2,341萬計算後,平均每人每年溫排仍達12.2 公噸。希望透過這樣的對照與對話,老樹的固碳價值被看見,也為老樹留下文字記錄,讓老樹的故事繼續流傳。活動連結~參與者將認識周遭在地文化,造訪六聯里共同信仰中心塹港富美宮。 並串聯南華國中與南寮國小,共同朝永續生活邁進。
    舊港島-許尹姿 2025/09/30
  • 12
    回望,是為了前行
    回望,是為了前行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2025/09/26
  • 765
    走過十年的酷兒影展, 以一場影像、運動和美學的論壇研討會揭幕
    走過十年的酷兒影展, 以一場影像、運動和美學的論壇研討會揭幕
    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5/09/25
  • 1143
    從文化社群交流會開啟對談,展開文化記憶新想像
    從文化社群交流會開啟對談,展開文化記憶新想像
    國家文化記憶庫自2020年10月17日上線至今,透過與各界合作和徵集,已經累積超過300萬筆記憶資料,同時也以社群經營專案的形式與文化工作者攜手發展應用與推廣,期望把資料庫中的珍貴典藏資料帶回生活中,再次創造更多文化價值。2023年10月7日這天,國家文化記憶庫邀集文化社群夥伴同至臺東,一同感受東臺灣的文化魅力,更重要的是透過一場深度的經驗交流,嘗試共同理出一條內容應用與文化治理的路徑。
    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5/09/25
  • 1132
    半線行跤花:在雨中的彰化蹓躂漫步,與往昔的相遇
    半線行跤花:在雨中的彰化蹓躂漫步,與往昔的相遇
    如果一座城市有記憶?它會記得哪些事情?是隨著都市發展日漸繁盛的未來盼望,還是在時光洪流中淘洗消逝的呢喃?望向雨中的彰化車站,絲絲的細雨將城市的景色切得細碎,就像老式的CRT電視有雜訊襲來時嗡嗡作響那樣,在錯落的畫面裡,隱隱約約間透露著百年前的情節。
    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5/09/25
  • 769
    讓記憶庫成為便利可及教學輔助資源
    讓記憶庫成為便利可及教學輔助資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作為一個文化的典藏、融合、再利用的多重角色,提供了臺灣各種文化主題不同面向的交流平臺,能不能實踐在文化相關科系學生的學習歷程中呢?」
    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5/09/25
  • 223
    我們從記憶的產地紮營,滿載歸來
    我們從記憶的產地紮營,滿載歸來
    「我們在記憶的產地紮營」經一年的巡迴,到訪過臺東都蘭、彰化溪州、桃園大溪後,滿載動人的故事回到計畫主辦單位的所在地臺南,獻上計畫內最後一次展示,搭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慶活動「寶島大廟埕」,在秋冬迭替之際的10月26、27兩日,再次搭起帳棚與民眾相見。
    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5/09/25
  • 170
    循溪追昔
    循溪追昔
    「國家文化記憶庫:112-113社群經營計畫邀請影像導演吳柏泓執導,為溪州這片由濁水溪長期沃養所孕育出來的土地說一段故事。
    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5/09/25
總筆數:240 每頁筆數:12 頁次: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