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檢索
-
725回望,是為了前行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2025/10/16
-
8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牛車車牌牛車是台灣早期重要的交通與農作物運輸工具,牛車牌照的措施自清代開始,《淡新檔案》資料有「凡有牛車一輛,每年一律貼費銀五角」的記錄。與其說是便於管理,不如說是藉著抽取牛車稅,增加財庫收入。日治時期是發給登錄號碼的免稅車牌,類似今日的汽車牌照稅。二戰後牛車車牌則是向各地警察局申請。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10/16
-
1111998南寮國小毛毛蟲危機民國96年南寮國小劉麗娟老師將這起校史上發生的毛毛蟲事件編進自然課程,帶領高年級學生認識校園中的老樹,進行深度訪談、閱讀當年的報導,讓學生明白樹木是真實存在也會遭遇到危機,引導學生反思樹木與校園生活的關聯,傳承對於環境生態的知識與關懷。舊港島-許尹姿 2025/10/16
-
72王爺宮的虔誠信仰據傳在北寮創立至今已有兩百三十年,但在這長達兩三百年來的歷史中文字記載相對有限,廟史是經由老人在廟前、在樹下閒聊時,口傳給庄裡少年,一代代流傳下來,而塹港富美宮也從最初北寮上的小廟歷經數次改建後成為今日南寮四層樓高的王爺廟。走在富美宮廟埕,量測廟前老樹計算其固碳量。接著回到高掛紅色燈籠正殿前天井下,李霞老師親自為我們示範葉拓書卡,鋪開報紙將水彩印於葉脈上,將老樹紋路拓印下來,如同樹下口傳歷史。舊港島-許尹姿 2025/10/02
-
70尋訪記憶中的老樹藉由固碳從舊港島出發~社造計劃,探訪舊港島居民記憶中的老樹,深入了解老樹在社區中的角色,並以文字為老樹留下紀錄,讓舊港島的樹木故事得以延續流傳。舊港島-許尹姿 2025/09/30
-
58親手懷抱測量老樹學生們拉開量尺圍繞樹幹一圈後量出樹圍,運用捲尺標記出人與樹高的比例,以三角測量法原理計算出樹高。親手懷抱測量老樹,從原先陌生生疏的動作到逐漸熟悉掌握每個流程,也在過程中尋訪了校園中各個樹木,重新發現樹木對於永續固碳的意義。舊港島-許尹姿 2025/09/30
-
91固碳從舊港島出發~透過尋訪策展人記憶中的老樹,延伸測量單棵樹的固碳量,將其與 2022 年台灣最新溫室氣體排放清冊進行對照結合113年5月最新現有人口數2,341萬計算後,平均每人每年溫排仍達12.2 公噸。希望透過這樣的對照與對話,老樹的固碳價值被看見,也為老樹留下文字記錄,讓老樹的故事繼續流傳。活動連結~參與者將認識周遭在地文化,造訪六聯里共同信仰中心塹港富美宮。 並串聯南華國中與南寮國小,共同朝永續生活邁進。舊港島-許尹姿 2025/09/30
-
814看見都蘭的記憶特產2023年10月,我們來到位在臺東縣東河鄉的都蘭鼻,在以原住民文化為主體的「Amis Music Festival 阿米斯音樂節」架設起帳篷,將國家文化記憶庫中屬於都蘭的典藏帶回它的產地,透過主題規劃與展示將這些珍貴的記憶點滴重現。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5/09/25
-
1212看見溪州的記憶特產2023年11月,我們來到彰化縣溪州鄉,走進詩人吳晟打造的「純園」空間,參與為期兩天的小森林音樂節,並將溪州的在地文化與記憶帶到現場進行展示,結合文字、影像、聲音與當地物產,讓參觀者能更深入了解溪州的歷史和自然風貌,細膩地去感受與這片土地的連結。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5/09/25
-
1925在記憶的產地,擁抱這片土地你對彰化溪州的記憶是什麼?許多人的第一印象是對溪州與溪湖兩個鄉鎮的難以辨識,究竟哪個有糖廠?哪邊盛產羊肉?誰在濁水溪畔?打開國家文化記憶庫搜尋關鍵字,你會驚訝地發現,答案竟然「以上皆是」!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5/09/25
-
1206耕著牛牛體驗友善農耕的生活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5/09/25
-
3736在記憶的產地,再創記憶2013年起,原住民歌手舒米恩·魯碧在其家鄉都蘭部落舉行「阿米斯音樂節」,以臺灣原住民文化為主體、不主打明星卡司、沒有節目表、也非每年舉辦,卻逐屆累積出聲量,成為臺東代表性盛事。 2023年國家文化記憶庫結合了收存內容及部落成員的協助,策辦了「我們在記憶的產地紮營」微型展示,在阿米斯音樂節中以氣味、聲音、文字與文物等形式展出,將屬於臺灣珍貴的記憶寶庫帶到民眾面前,創造出更多可能性。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5/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