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展覽檢索

總筆數: 257
  • 6
    邁開步伐走著聽
    邁開步伐走著聽
    如果我們用閉上雙眼,只用雙耳聆聽這片土地的故事,會有什麼新的發現嗎?
    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4/11/21
  • 7
    以學為名的群師聚匯
    以學為名的群師聚匯
    國家文化記憶庫2024年八月的暑假期間舉辦了一場兩天一夜的教學工作坊研習營,邀請各界教師來到嘉義,一起交流不同領域的教學經驗。
    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4/11/20
  • 7
    桃城尋跡
    桃城尋跡
    國家文化記憶庫在「112-113年社群經營計畫」中特別以舊稱桃城的嘉義為教案開發試行的場域,與嘉義市兩所高中職學校教師合作,歷時一年研討、編撰出《讓地方記憶引路:國家文化記憶庫教學應用案例手冊》,關於教案開發之始末介紹,可參考〈走出課堂教室的時光旅行:記國家文化記憶庫教學應用案例手冊之成冊〉一文。在該文中未及詳述細節,有一部分是關於開發團隊研討帶領學生進行嘉義走讀的歷程。
    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4/11/20
  • 116
    舊日潭 x 舊日談
    舊日潭 x 舊日談
    關於頭社傳統取水文化
    手戽 (守護) 水 2024/11/19
  • 74
    桃園市歷史建築「大溪蘭室」
    桃園市歷史建築「大溪蘭室」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主辦之『歷史建築大溪蘭室(中山路11號騎樓及13號)修復及再利用工程』,本次資料蒐集計畫除了將「大溪蘭室」修復工程之施作過程詳實紀錄之外,並針對透過調查及蒐集的執行方法加以紀錄彙整。主要有:攝影、測繪、損壞與痕跡調查、文獻檔案蒐集、圖像資料蒐集及相關人士訪談等項,期望能藉由多方面向的資料發掘、完整建構歷史建築蘊藏的知識層次,完成適切的規劃,達到分享古蹟整體之美。
    林志成建築師事務所 林志成 2024/11/19
  • 105
    海洋文化民宿
    海洋文化民宿
    海洋民宿是指位於海洋或海岸邊的特色住宿設施,它們以海洋為主題或以海景為賣點,為遊客提供一個與海洋親密接觸的休閒空間。 這些地方可以是度假村、海濱酒店、海邊別墅、水上木屋或特色民宿等形式。 海洋名宿的設計和佈置通常會融入當地的海洋文化和環境,讓住客能夠在舒適的環境中享受海濱的美景和活動
    黃家威,游程皓,李喬恩 2024/11/19
  • 98
    負面情緒的沉浸式體驗展
    負面情緒的沉浸式體驗展
    將負面情緒以展覽的方式呈現,讓大家有身歷其境的感覺
    姚雅惠、楊子毅 2024/11/19
  • 1511
    大家來拜伯公-上林伯公的故事
    大家來拜伯公-上林伯公的故事
    這是一本使用客家海陸腔描述新竹縣關西鎮上林社區伯公的繪本,有在地伯公的信仰、伯公的種類、伯公顯靈傳說、還柑願、食福等有趣的風土民情,適合大人講給小孩聽,也是親子共賞、學習客家話的好書。
    曾宏煇 2024/11/18
  • 9
    新住民子女多元文化培育營
    新住民子女多元文化培育營
    透過設計專屬於新住民子女的實境遊戲導覽活動,讓他們在參與探索的過程中,逐步了解並體驗母親故鄉的文化特色與傳統價值。此活動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融合文化知識與互動體驗,使新住民子女在輕鬆有趣的情境中建立對母國文化的認同感,進而加深對家庭文化背景的理解與連結,促進家庭和跨文化間的理解與交流。
    陳志威 2024/11/15
  • 13
    解謎遊戲試玩會
    解謎遊戲試玩會
    透過舉辦專門針對解謎遊戲的體驗試玩活動,吸引並引導對越南文化及解謎遊戲有興趣的玩家參與,讓他們在沉浸式的互動過程中逐步探索並熟悉越南的歷史、風土人情與文化底蘊。藉由寓教於樂的遊戲體驗,參與者能深入理解越南的文化價值,同時提升對東南亞文化的興趣及認識
    陳志威 2024/11/15
  • 57
    曾文社大流域學習~曾文溪中上游地景
    曾文社大流域學習~曾文溪中上游地景
    隨著歷史的自然環境演進、朝代更迭,河海大地也不斷更名,而我們也因此失去了許多與水共生的線索。從石碑、廟記、地方志等文獻抽絲剝繭,拼湊還原曾文溪的前世今生,透過水文地貌的改變溯源,感受自然界滄海桑田的力量,進而敬畏大自然的力量,學習與水共生的古人智慧。曾文社大透過流域走讀活動,帶領民眾一同走進曾文溪流域地景,從溪流、地景人文的變化,感受曾文溪這條母親河孕育的臺南風情。
    曾文社大工作團隊 2024/11/14
  • 66
    曾文社大流域學習~曾文溪下游地景
    曾文社大流域學習~曾文溪下游地景
    隨著歷史的自然環境演進、朝代更迭,河海大地也不斷更名,而我們也因此失去了許多與水共生的線索。從石碑、廟記、地方志等文獻抽絲剝繭,拼湊還原曾文溪的前世今生,透過水文地貌的改變溯源,感受自然界滄海桑田的力量,進而敬畏大自然的力量,學習與水共生的古人智慧。曾文社大透過流域走讀活動,帶領民眾一同走進曾文溪流域地景,從溪流、地景人文的變化,感受曾文溪這條母親河孕育的臺南風情。
    曾文社區大學行政團隊 2024/11/14
總筆數:257 每頁筆數:12 頁次: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