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檢索
-
4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北港牛墟考車老照片牛墟之制,盛行於道光年間,彰化縣志之「風俗志」記載:「凡欲販賣牛隻,必到牛墟,每三日交易一次,如1、4、7或2、5、8日。墟設墟長,屬官派,凡買賣牛隻寫契約書,皆須使用墟長戳記,有如作保。」後漸產生勒索牛墟之陋規,1876(光緒2)年鳳山知縣孫繼祖發禁令:民間買賣牛隻,墟長人等,文武兵役,藉名稽察,勒索財物,一概陋規,應永革禁…倘敢再犯,立提究責。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9/29
-
12回望,是為了前行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2025/09/26
-
1231看見大溪的記憶特產2024年9月,我們來到桃園大溪,選在具有歷史意義的大溪公會堂外紮營,一邊依傍著大漢溪,一邊緊鄰日式建築群與充滿歷史風華的大溪老街等這些文化記憶的發生地,並透過國家文化記憶庫的典藏,帶領觀眾穿越時空,去看見這些屬於大溪的故事。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5/09/25
-
762看見都蘭的記憶特產2023年10月,我們來到位在臺東縣東河鄉的都蘭鼻,在以原住民文化為主體的「Amis Music Festival 阿米斯音樂節」架設起帳篷,將國家文化記憶庫中屬於都蘭的典藏帶回它的產地,透過主題規劃與展示將這些珍貴的記憶點滴重現。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5/09/25
-
1146看見溪州的記憶特產2023年11月,我們來到彰化縣溪州鄉,走進詩人吳晟打造的「純園」空間,參與為期兩天的小森林音樂節,並將溪州的在地文化與記憶帶到現場進行展示,結合文字、影像、聲音與當地物產,讓參觀者能更深入了解溪州的歷史和自然風貌,細膩地去感受與這片土地的連結。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5/09/25
-
361當她們與神同步大溪當地的社頭樂豳社有一尊神將「關鳳」,在2003年時登場,不僅是大溪第一尊女性神將,更是第一尊完全由女性擔任神將腳的神將,象徵著女性參與的里程碑。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5/09/25
-
170循溪追昔「國家文化記憶庫:112-113社群經營計畫邀請影像導演吳柏泓執導,為溪州這片由濁水溪長期沃養所孕育出來的土地說一段故事。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5/09/25
-
18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日治時期松下電器自行車方型車燈本件文物為日治時期松下電器自行車方型車燈,由北港高中退休教師蔡吉宗老師提供;自行車在日治時期傳入台灣,稱為「自轉車」(じてんしゃ),起初是有錢人的高級玩具,後來逐漸普及,一般市井小民開始普遍使用這種交通工具,成為台灣早期民眾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9/24
-
20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日治時期臺拓會社土地賃貸借契約書本件文物為日治時期臺灣拓殖株式會社的「土地賃貸借契約書」,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本件紀錄臺灣拓殖株式會社所屬臺南州嘉義郡新巷庄中洋子已賃貸土地,詳記地番、地目、土地等級、土地面積(以「甲」計算),以及各土地所貸賃的租金、貸款年利率等,時任臺拓社長為加藤恭平。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9/18
-
16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臺灣青果株式會社島內品一般果菜發送日記表本件文物為臺灣青果株式會社之島內品一般果菜發送日記表,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日期為昭和19年(1933)3月27日。大正13年(1924)12月,由香蕉生產者仲介業與日本批發商共同協議準備成立「臺灣青果株式會社」,以從事青果銷售與運輸業務。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9/17
-
40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北港藏珍餅舖包裝袋本件文物為早期北港藏珍餅舖包裝袋,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北港早期糕餅業是因媽祖信仰而興起,製餅業在北港曾興盛一時,雖面臨時代變遷,北港傳統糕餅產業曾經一度發展受限,直到近三十年來集中在北港中山老街快速發展,形成「餅道」,糕餅業成了新興的地方產業。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9/09
-
661安坑故事書地方影像記憶展90年代前的安坑,是什麼模樣呢? 當時的人跳水跳碧潭當運動、空軍公墓當公園來約會。 1989年太平宮還有60年一次的大拜拜,我下一次碰到可能是65歲了! 每張照片,都是記錄關於安坑的小故事,不管過往或現在的我們,都可以藉由這些故事,了解安坑的發展,以及如何變成現在模樣的一段重要過程。 8月已經舉辦過線下展覽,讓我們用線上展覽,讓故事繼續說下去......廖梧佑 2025/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