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展覽檢索

總筆數: 10
  • 228
    糾結倫の飯特西
    糾結倫の飯特西
    吃吃的愛
    飯桶愛 2025/08/23
  • 74
    浮光·滷影
    浮光·滷影
    陽光與清水模的碰撞
    Super麵 2025/08/23
  • 198
    《神桌下的孩子:麵粉酥的記憶》
    《神桌下的孩子:麵粉酥的記憶》
    這場策展,是我獻給外婆──那位乩童與製作麵粉酥師傅的記憶回禮。 在阿嬤的家廟,拜拜是生活的一部分。每逢神明聖誕,家族齊聚,「與天同慶」,供桌上三牲齊備,更有用麵粉酥做的大龜,那是神明吃的「甜點」。儀式完成前,誰也動不得半口。 神明生日就是我們家的第二個過年,香火、供品與辦桌,是我最早的食物記憶與信仰啟蒙。透過手中的照片,我試著重現那個充滿香氣與祈願的世界,也讓「吃」成為我們與神明、與家的連結。
    剩母娘娘 2025/07/26
  • 126
    我很美,甚至很溫柔:小隱茶庵
    我很美,甚至很溫柔:小隱茶庵
    資訊爆炸的時代哩,琳瑯滿目的網美店崛起,成為了一種美食界的快時尚,究竟是華而不實的花瓶還是暗藏真心的味蕾雜貨舖呢?
    Kani 2025/07/26
  • 127
    台灣人的共同回憶-粽子的家鄉味
    台灣人的共同回憶-粽子的家鄉味
    粽子不只是端午節的應景食物,更承載著許多台灣人對家鄉、家庭與節慶的記憶。從材料、製作方式到口味,台灣的粽子因地區而異,各自展現不同的飲食文化與地方特色。
    今天吃粽子了嗎 2025/07/26
  • 179
    回憶好味道:水餃的時光旅行
    回憶好味道:水餃的時光旅行
    每個人心中,都藏著一道屬於家的味道。 對我來說,是爺爺親手包的韭菜水餃🥟 來自山東的爺爺,揉麵、剁餡、擀皮、下鍋。這不是哪本食譜能學來的,是一場深厚情感的展演。他話不多,但總記得你愛吃什麼
    外星QQ族 2025/05/21
  • 188
    記憶中奶奶的蒸蛋
    記憶中奶奶的蒸蛋
    還記得奶奶教我的第一道菜是「電鍋蒸蛋」,把2顆雞蛋打進碗裡,加一點鹽巴,加水到7分滿,然後用筷子攪拌均勻,接著就直接放進電鍋裡,外鍋加半杯水,就按下開關,直到跳起,就可以用傳統的盤子夾夾起上桌,雖然會有很多空氣,破破爛爛的但卻超級好吃。
    佑是外星人 2025/05/19
  • 628
    牛排館的隱藏主角-螺旋酥皮濃湯
    牛排館的隱藏主角-螺旋酥皮濃湯
    小時候,每次去外公外婆家玩,我們一家總是為了「要吃什麼」而猶豫不決。但在我一再的任性堅持下,最後大家總會點頭同意去吃牛排館。儘管外公外婆和爸媽因為傳統習慣不吃牛肉,我們的目的地始終只有一個——品客牛排。 大人們都以為,那個吵著要吃牛排的小孩,是想大口咬下牛肉。其實,牛排三分熟、五分熟,從來都是假議題;我真正的目標,從頭到尾都是那碗熱騰騰、頂著金黃酥皮的濃湯。
    傑克羅素克洛 2025/05/19
  • 236
    每個台南人心中都有一家「巷口的那間店」
    每個台南人心中都有一家「巷口的那間店」
    每個台南人心裡,大概都有一家巷口的老店。沒有招牌,卻有家的味道。 這次展覽,想帶大家回到老家,看看那個陪伴我長大的味道── 南工街的無名麵攤、一碗熱騰騰的鍋燒意麵、一早就開工的和藹老爺爺老奶奶,還有飄在巷子裡的香氣和人情味。
    theapplewolf 2025/05/18
  • 202
    每個台南味都有張口袋名單
    每個台南味都有張口袋名單
    關於吃的記憶,想起最初與台南相遇的日子。 當時在台南念大學,在號稱「美食之都」的城市裡生活。對於吃的部分,相對於排隊名店、網紅美食,我的飲食記憶比較偏向日常吃的周邊小店、特定時節食會想去吃的食物....在這些回憶所組成的口袋名單,則是構築了我對於台南味道的印象。
    熊勤 2025/05/18
總筆數:10 每頁筆數:12 頁次: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