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展覽檢索

總筆數: 1301
  • 150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腳踏車車牌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腳踏車車牌
    本件文物為早期自行車車牌,有三個,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腳踏車在日治時期引進來台,沿用日語稱為「自轉車」(じてんしゃ)。二戰後台灣北、中、南部發展出不同的習慣性稱呼,如「孔明車」、「鐵馬」、「腳踏車」等 日治時期已經是台灣相當普遍的交通工具。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3/12
  • 88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日治時期衣櫃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日治時期衣櫃
    本件文物為大長鏡衣櫃,由北港地方仕紳蔡子寬家族捐贈;台灣日治時期的櫥櫃,在結構上仍延續著清朝以來臺灣移民社會所發展出來的特殊家具文化,因時常遷徙與搬運需求之特性,故採取可拆卸式的上下櫃或合櫥的造法。本件衣櫃依其構造亦分為上下兩部分。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2/28
  • 83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瓷鼻煙壺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瓷鼻煙壺
    鼻煙壺為一種用於盛放鼻菸之器具,鼻菸為菸草末與其他藥材交摻,密封數年而成,類似於今日之香菸,但不須點燃,鼻菸源自中南美洲,由歐洲商人傳入中國,於16世紀後開始盛行於歐洲,而由於清朝皇室的偏愛,鼻菸也於17世紀後於中國逐漸流行起來,之後也開始自製鼻菸與鼻煙壺。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4/11
  • 20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水缸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水缸
    本件文物為水缸,由北港高中退休教師蔡吉宗老師提供;關於缸、甕、罐是依照陶器器型大小,及器口大小來進行區分。一般而言,缸的器口是比較大的,甕與罐的開口比較小,缸與甕因為器型不同,也有不同的功用。水缸為了便於倒水取水,因此有大的腹部及寬的缸口。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6/27
  • 63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清代木雕媽祖與千里眼順風耳像組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清代木雕媽祖與千里眼順風耳像組
    本組文物為清代天上聖母與千里眼順風耳像作三尊一組,由北港高中退休教師蔡吉宗老師提供;為木雕製成,尺寸微小,表面以安金粉線彩繪粧佛,三尊神像的表面粧佛紋路大部分褪去,從殘留顏色仍可辨識,神像則略有受損。早期台灣的媽祖神像,除由閩、粵移民供奉來台外,大部分由唐山的泉州、漳州、福州移民來台的神像雕塑師所雕塑。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5/01
  • 109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日治時期報國債券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日治時期報國債券
    本件文物是昭和15年12月日本勸業銀行所發行的報國債券,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右上角有印「報5」,債券以花朵和植物枝葉設計外框;框內由上往下依序印有:「第五回 貳拾九ノ組」、編號「001562」、「割增金附」、「報國債券」、面額「金拾圓」。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2/12
  • 31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水龜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水龜
    本件文物為水龜,由北港高中退休教師蔡吉宗老師提供;是早期冬天保暖用的工具,又稱為保溫袋,造型因狀似橢圓形的龜殼,故名之;本物件水龜正面有上端處有一個注水口,使用時將注水口上的圓蓋打開,燒一壺開水倒入水龜中,熱水裝滿後,將水龜裝入布袋內包起來,避免直接碰觸身體導致燙傷。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6/06
  • 68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煤油燈(上)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煤油燈(上)
    煤油燈是電燈發明以前用來照明的工具,早期以玻璃藥水瓶或空鋼筆墨水瓶盛裝煤油,加上棉繩匯聚而成的燈芯而成,使用煤油來作為日常照明的燃料來源。光緒05年(1879)台灣第一次從美國進口燈油,短短幾年間,燈油成了民眾每日生活必須品。台灣電業發展始於光緒14年(1888),由台灣巡撫劉銘傳於台北創立「興市公司」,供應低壓照明。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4/03
  • 95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煤油燈(下)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煤油燈(下)
    台灣早期使用煤油作為日常照明的燃料來源,在電燈尚未普及之前,為了使夜晚不要那麼昏暗,除了使用蠟燭外,人們主要使用油燈照明,以煤油為燃料,亮度只有約五燭光;在沒有日頭的夜晚,吃飯或話家常時點上;煤油為當時最為經濟的照明燃料,普遍可在雜貨店購買,其缺點為燃燒時產生的黑煙與臭味。油燈過去燈具材質有陶瓷、金屬及玻璃製成,造型樸拙雅致。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4/03
  • 52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文部省尋常小學算術第一學年兒童用上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文部省尋常小學算術第一學年兒童用上
    本件文物為日治時期文部省國民學校通用「尋常小學算數」第一學年(上)兒童用課本,由北港高中退休教師蔡吉宗老師提供。日治時期長達半個世紀,對台灣基礎教育影響相當深遠,可透過文物來瞭解當時的當時台灣所提供的教育內容,從教科書中可反映日治時期教學的內涵。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4/17
  • 20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黑膠唱片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黑膠唱片
    本物件為多組黑膠唱片,由北港高中退休教師蔡吉宗老師提供;包含西洋流行歌、華語流行歌、臺語流行歌等專輯。黑膠唱片又稱電木唱片(英語:gramophone record),轉速有每分鐘33又1/3轉與每分鐘45轉兩種,又稱33轉唱片、45轉唱片。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6/20
  • 65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日治時期木製方形米斗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日治時期木製方形米斗
    本件文物為日治時期木製方形米斗,有四件,由北港高中退休教師蔡吉宗老師提供;米斗為米穀主要的交易衡量器具,清代主要為方形,至日治時期多為圓筒型且為官製官營,販賣者需持有總督府核發之販賣量器許可證;米斗除了作為米穀交易衡量器具外,在某些地區也有財富地位的象徵。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3/31
總筆數:1301 每頁筆數:12 頁次:7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