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檢索
-
552我的棒球路棒球路上的奮鬥與成長陳柏勳 2024/05/15
-
855慢城漫漫鳳林鎮是花蓮縣中區的重要城鎮,人口以客家人為大宗,約佔總人口之六成。在成為「慢城」之前,鳳林是何種樣貌?過去生活在這裡的人們,食衣住行又是什麼樣的形式? 本展覽爬梳鳳林發展的歷史脈絡,不以時代劃展區子題,而是透過「離去與歸來」、「工作與生活」、「我們與鳳林」分別呈現這裡的交通設施、產業型態、生活模式、政治影響等內容。讓我們一起漫遊、漫談這個獨具魅力的慢城。許擎 2024/10/08
-
667換皮不換魂的紅色磚牆聽到萬華這個地區,不外乎的一定會聯想到「龍山寺」「青山宮」等的老宅。那麼,老宅的存在是符合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呢?還是一種隱憂? 我們將從SDGs11 永續城鄉的角度出發,淺淺的探討,萬華老宅的保存與觀光價值。陳詠晴、許千謙、連梓晰 2023/06/20
-
34循溪追昔「國家文化記憶庫:112-113社群經營計畫邀請影像導演吳柏泓執導,為溪州這片由濁水溪長期沃養所孕育出來的土地說一段故事。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4/11/20
-
692一起探索中興新村吧中興新村是位於台灣南投縣南投市北部的新市鎮,是台灣戰後第二個新市鎮,為過去中華民國臺灣省政府駐地所在,為中台灣觀光休閒遊樂據點,旅遊服務業為重要產業。卓永昌 王翊全 2024/08/20
-
421萬華草藥產業的歷史與發展萬華,作為台灣早期發展的重要地區,擁有豐富的草藥文化。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萬華的草藥產業面臨著多重挑戰。本文旨在深入研究萬華草藥產業的現況、發展趨勢和面臨的挑戰,並探討其未來的發展方向。數位實中乙班九組:張為鈞、陳宥勳 2024/06/18
-
735澎湖花生的一生花生是澎湖主要的經濟作物,明朝時期引進澎湖,其耐旱、抗鹽等特性,適合澎湖的氣候及土壤條件,因此各地區皆有種植,早期會以花生藤餵養牛隻、花生殼作為燃料,是澎湖最具代表性的農作物之一。去(Khu)海女神龍 2024/02/17
-
2632從山林自治到山林教室鄒族人相信與山林和諧相處,敬愛大地與其共生,才能生生不息。他們遵照祖先的教誨生活,積累出特有的民族智慧,最終成為重要的無形文化資產。然而隨著時代進展,狩獵文化經常受新聞媒體、政府政策限制,加上經濟變遷造成文化傳承不易。鄒族獵人協會成立後,訂定自治自律公約並承擔起傳承狩獵倫理及規範任務,致力保留臺灣文化的豐富與多樣性,促進大眾對多元文化的尊重與欣賞的同時,也進行跨族群的文化傳承,散播文化傳播的種子。吳翊豪 2024/06/16
-
2436黃澄澄 金燦燦50年的經驗,讓蔡伯伯對我們的口述訪談總能應對如流。 他向我們闡述著他作為鳳梨農的時日裡,遇到了哪些阻礙和挫折,而這些挫折又如何造就了現在的他。 「黃澄澄,金燦燦」不僅象徵著鳳梨經過一年半的洗禮,綻放屬於他的燦爛,也象徵著這片紀載著百年家族記憶的鳳梨田,歷經各種考驗,使這片土地越來越繁盛。吳佳璇 莊韶庭 黃泯瑜 蔡俞嫺 康家賢 2023/01/31
-
1188「旱」小鷺遊溪2019旱溪排水大康橋整治計畫,其中針對鷺村橋至日新橋渠段今昔對比,兩座橋包含了一個居民與鳥類的生活空間。讓我們一同走近旱溪,拉近人與水、人與人、人與鳥的距離。方懷萱 2024/02/26
-
450防空重擔-台灣空軍的發展身為三軍中最重要的空軍,如何在國軍遷台後,扛起防空的重責大任,以及面臨戰機老化時,採取哪些升級手段廖震桓 2024/08/17
-
1054昔日的甜蜜時光-糖廍文化園區無廖翊晴 丁珮雯 潘廷宇 簡伯學 2023/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