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展覽檢索

總筆數: 154
  • 4885
    朴子配天宮—阿叔拉開的帷幕
    朴子配天宮—阿叔拉開的帷幕
    位於嘉義朴子的配天宮,供奉著傳說中〈請不動的媽祖〉、坐在神桌上的虎爺。近百年的靈樹不敵天災,信仰的四季蘭能否有緣再見?由電視劇《阿叔》帶起的觀光及關注。 朴子配天宮,你不可不知的神明信仰。
    潘玉衡 2024/01/10
  • 58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日治時期臺灣風物寫真明信片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日治時期臺灣風物寫真明信片
    本物件為日治時期的寫真明信片組復刻品,由北港高中退休教師蔡吉宗老師提供,有數張,為台灣各地的風景寫真,從內容中可看出當時的日本政府對於台灣的好奇,也反映濃濃的殖民下全景敞視的色彩。臺灣風物寫真明信片是日治時期通行的郵遞形式,其中採用的照片和文字,呈現當時臺灣地方風景、名勝古蹟、豐富物產、原住民圖像與器物等多元主題,為臺灣研究的珍貴資源。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5/13
  • 2598
    尋找在地的光影與感動
    尋找在地的光影與感動
    這是一個有關於新竹縣關西鎮上林社區的故事,過去的幾年,社區耆老提供了我們許多老照片,於是我們主動出擊,去耆老家中蒐集照片中的故事,希望透過⻑者的記憶還原現場、找回照片的靈魂。最後我們決定將這些老照片展出,回味我們的童年往事,也讓長輩看到這些照片能綻放笑容。
    曾宏煇 2024/02/16
  • 257
    瓦磘溝的生態之旅
    瓦磘溝的生態之旅
    瓦磘溝是雙和地區的母親之河,早期是一條天然的溪水,主要的功用是運輸及排水。經歷雙和地區的快速發展,一度曾經是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臭水溝。歷經新北市政府水利局的整治計畫,如今已經慢慢退變成生態之河。
    芃芃 2023/11/22
  • 101
    北港朝天宮北港進香媽祖國際研討會
    北港朝天宮北港進香媽祖國際研討會
    一個獅鬼仔,帶著一對白鶴,嬉鬧著三隻獅子,金黃色的傳統臺灣獅,獅子輪廓深邃且生動,是國定民俗北港迎媽祖遶境隊伍中傳統的武舘陣頭,以白鶴獅陣、武術及兵器為主要表演。
    雲林縣老塗獅藝陣文化發展協會 2024/11/18
  • 370
    尋找臺大公園裏的漂亮花花🌸
    尋找臺大公園裏的漂亮花花🌸
    在這個忙碌的城市裏,大家都顧着低頭看手機和忙着打報告,想必在身心上都積聚了不少的壓力吧!所以為了讓大家身心得到舒展,所以我們就一起抬頭找找看樹上漂亮的花花吧!
    周穎蕾 2024/05/29
  • 915
    風卷殘雲 雲淡風輕 輕風乍起
    風卷殘雲 雲淡風輕 輕風乍起
    雲是天空裡的主角,千變萬化,唯一不變的,就是它總在改變。很多人喜歡看雲,卻很少人懂得看雲。事實上,單是最基本的雲,已經有十種之多,算上特殊的雲更可達數十種。因此,我希望透過這個展覽,讓讀者至少可辨認出一些最基本的雲種。
    許立知 2024/05/29
  • 325
    福源山的風土旅行:尋訪百年榕樹與自然記憶
    福源山的風土旅行:尋訪百年榕樹與自然記憶
    福源山位於桃園龜山與新北鶯歌交界,是一條結合自然與人文的山林步道。無論是300年的榕樹、獨角仙出沒的林間,還是「兔仔坑」的歷史路徑,都蘊藏著豐富的文化與自然資源。
    楊政恆/黃志傑/鄧金龍/吳冠樺 2025/06/10
  • 148
    花蓮印象
    花蓮印象
    太魯閣是一個以壯麗峽谷、獨特地質、豐富生態與歷史文化聞名的台灣國家公園,也是一個持續追求永續發展與國際肯定的重要地點。
    陳筠肜 2025/03/06
  • 108
    隨轎前行:白沙屯媽祖的信仰地景與身體記憶
    隨轎前行:白沙屯媽祖的信仰地景與身體記憶
    白沙屯媽祖早年並未建有廟宇,而是由輪值爐主奉祀家中。清同治二年(1863年)初建土茅屋為廟,經常年風雨加上日治昭和十年(1935年)中部大地震,廟宇損傷甚大。民國63年,廟方成立管理委員會之後,開始興建直到民國78年竣工,達成現有白沙屯拱天宮之規模。雖然拱天宮落成時間不若其他百年以上之廟宇歷史悠久。但白沙屯媽祖往北港進香的歷史,卻早在建廟之前就已經存在。
    周海暉 2025/05/30
  • 2965
    徑入荖濃生活工藝· 家
    徑入荖濃生活工藝· 家
    過往,山嶺與海洋在臺灣是一種地理上的阻隔,統治者或外來者透過製作地圖或描繪圖像等方式,以填補自身的未知;對在地人來說,山、海可以是一種通道與路徑,藉此各地人群在其中移動,進而相遇。 荖濃,曾位於已知與未知之間的地理交界。希望領著參與者們隨著在地生活者的足跡入境-「徑入荖濃生活工藝.家」,從中看見獵人的環境哲學、地方「植」人的植物知識、工藝作品中的技藝與記憶顯影。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2024/01/17
  • 116
    雲林西螺大橋文化祭
    雲林西螺大橋文化祭
    帶領團隊成員前往西螺大橋文化祭 擔任西螺福興宮太平媽接駕任務 傳統的臺灣獅接駕儀式 吸引現場人潮聚焦 熱熱鬧鬧展開
    雲林縣老塗獅藝陣文化發展協會 2024/11/18
總筆數:154 每頁筆數:12 頁次: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