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檢索
-
245萬年豐富萬豐座落於彰化縣福興鄉最東邊,員林大排 流經之地,河畔聚落居民多為陳氏宗族,故在該區有了「陳溝」或「陳溝莊」的命名;定居在陳溝莊的戶數稀少,直到日治時期,才將該地區易名為「台灣溝」,並編列為一保甲。 萬豐代表著萬年豐富,呼應著早期村民以種植豌豆、稻米等務農為生,期許日日勤耕耘,作物也因土地林玉雯 2024/11/13
-
2263新娘忙嫁衣,丈母娘忙新衣秀麗的大女兒要出嫁了。年近半百的秀麗正為女兒籌辦婚事,她將要第一次坐在主桌的親家席。新娘是婚宴上萬眾矚目的焦點,但親家母的拚場則是另一個戰場...蔡睿恂 2024/11/07
-
130《reset 全面重啟-劇場進入社區》萍蓬草以在地劇團及社區藝術組織自我定位,不單純以追求劇場藝術為宗旨,發展更具多元性與在地性,且劇團成員來自在地,與社區民眾分享經驗更親切,投入村落文化計畫10多年間,歷經社區老化,也面臨思考自我執行定位之轉折點。郭月媚 2024/11/05
-
155探索鶯歌輪椅族和對鶯歌文化有興趣的人們, 一起到鶯歌文化路踏查,尋找並探索過往的歷史故事,做為創作實境導覽的素材。隔天,大家聚在一起創作實境導覽遊戲的過程紀錄。陳銘哲 2024/11/05
-
290彰化中興莊中興莊建於39年,初期110戶,為青島保安旅的官兵及其家屬。38年村民隨國軍乘「渤海輪」、「利華輪」撤退至臺灣。在軍方與地方政府協助下,建成簡陋的竹草房。隨著時間推移,經歷多次改建,反映了人口增長與經濟發展對生活空間的需求。文化價值在於其獨特的人際關係與生活方式,戰後移民的記憶代代傳承,形成深厚的集體傳統。程瑞祥 2024/11/05
-
215陶韻鶯歌鶯歌文化路上,有許多富含文化底蘊的建築和歷史。今天,由輪椅族們帶著其他對鶯歌在地故事有興趣的夥伴們,一起透過實境解謎遊戲的趣味解謎過程中,穿梭在文化路的小徑中,透過燒腦的解謎過程,了解文化路過往的點滴。人人OKGO 陳銘哲 2024/11/05
-
691封鎖臺海:清法戰爭法軍對臺海的封鎖1884至1885年,臺灣捲入清法戰爭的戰火之中,期間一度遭到法軍封鎖臺灣沿岸港口的航運、攔截沿海船隻,來限制清軍對臺的運補。面對即將長達數月的封鎖,臺灣道劉璈與洋行商人也為此做出因應之策。至於當時的情況如何?就讓我們開始一探究竟吧!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2024/10/28
-
501海外探險:法國軍官薩勒鏡頭下的福爾摩沙在清法戰爭期間有一位來自法國的年輕軍官薩勒跟著遠征艦隊來到了福爾摩沙,他用相機將他的所見所聞用鏡頭捕捉下來,就讓我們跟隨他的鏡頭一且來看看1884年到1885年基隆的樣子吧!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2024/10/28
-
652戰爭尾聲:讓清法戰爭畫下句點的澎湖戰役在法軍企圖佔領淡水失利後,法軍在基隆的佔領戰也陷入膠著,法軍便一面封鎖臺海的運補,一面持續的推進戰線,仍無法迫使清軍棄守基隆的防線。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法軍難以透過佔領臺灣,來對中國施壓以換取和談的契機。因此法國便將目標轉往澎湖,希望藉由佔領澎湖,能逼迫中國和談。於是法軍很快的就從臺灣率領艦隊出發啟程前往澎湖。究竟法軍在澎湖的戰況如何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2024/10/28
-
469遠征紀行:基隆登陸戰的泥淖在清法戰爭結束後,一位隨法國軍隊參與對福爾摩沙島北部的軍事行動的軍官加諾爾(Eugène G. Garnot)將其所寫之《1884-1885年法國人遠征福爾摩沙》一書,以及其繪製的10幅地圖手稿,在1893年交由法國國防部確認後,獲得同意出版。這本書也成為目前了解清法戰爭的重要史料。我們就跟著加諾爾的腳步,一起踏上1884年的基隆戰場,去看看那些在戰爭之下被動員的清軍與法軍吧!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2024/10/28
-
350最好的助手:戰火肆虐下傷兵的好朋友阿華在清法戰爭滬尾遭到法軍砲擊的時候,在馬偕醫生的身邊有一位漢人助手嚴清華,扮演著官民與傳教士之間溝通的橋樑。在淡水遭受戰火肆虐的同時,他也頂著大家對傳教士與基督教的誤解,嚴清華並未受到這些苦難的影響,他忙進忙出的協助治療傷兵,戰後亦擔負起重建教堂的工作,宣揚「焚而不燬」的精神!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這位馬偕醫生最好的助手吧!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2024/10/28
-
2135我的故鄉-我的家這是一個關於我的家鄉上林社區的故事。 上林社區位於關西鎮西南方,是一個結合了「上」橫坑與坪「林」地區聚落組成的開放社區,整個社區範圍幅員廣闊,面積約有756公頃。其中來自【上橫溪】支流的東坑(溪)、西坑(溪) 與來自新力里的【下橫溪】的三條溪水豐沛、乾淨清澈,涵養灌溉了整個社區,當地居民種植柑橘、水稻和仙草。尤其是仙草更成為關西鎮的農特產品之一。(照片提供/傅增君)(下同,照片版權屬拍攝者所有)曾宏煇簡歷 2024/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