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展覽檢索

總筆數: 837
  • 274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青花藥罐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青花藥罐
    本物件為青花瓷製小型藥罐,有兩件,由北港高中退休教師蔡吉宗老師提供;圓口,短頸,圓肩,碩腹,腹部以下收斂,底部平坦。肩部以下繪有青花紋樣。此種藥罐是早期使用的藥罐,用於盛裝藥丸或藥粉。由於台灣氣候潮濕,早年為了保存藥材,於是把容易受潮的品項存放在特製的罐子中。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3/13
  • 261
    山海之境:花蓮的壯麗風光
    山海之境:花蓮的壯麗風光
    花蓮,以壯闊的山脈與湛藍的海洋聞名,是台灣最迷人的風景畫卷。本展覽將透過攝影、影像裝置與互動體驗,帶領觀眾遊歷花蓮的經典景點與秘境。從太魯閣峽谷的雄偉峭壁、七星潭的浪濤與鵝卵石海岸,到雲霧繚繞的合歡山、靜謐的鯉魚潭,每一處風景皆蘊藏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們邀請你一同感受山海交織的視覺饗宴,體驗花蓮風景的純粹與壯麗。
    楊浩澤 2025/03/12
  • 305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腳踏車車牌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腳踏車車牌
    本件文物為早期自行車車牌,有三個,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腳踏車在日治時期引進來台,沿用日語稱為「自轉車」(じてんしゃ)。二戰後台灣北、中、南部發展出不同的習慣性稱呼,如「孔明車」、「鐵馬」、「腳踏車」等 日治時期已經是台灣相當普遍的交通工具。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3/12
  • 265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木雕神像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木雕神像
    館藏木雕神像有地藏王菩薩、玄天上帝、太上老君、關聖帝君、武財神、福德正神、三太子等,由北港高中前家長會長黃秋文先生捐贈。素有「農業大縣」之稱的雲林縣,是台灣地區寺廟最多的地方之一。廟多神亦多,造就神像雕刻行業格外蓬勃興盛。民國五、六十年代,雲林縣民間各種技藝,從業人口最多的行業,木雕類的神像雕刻始終名列前茅。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3/11
  • 388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寄藥包紙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寄藥包紙
    本物件為寄藥包紙,有三件:獨一散寄藥包紙、瑞昇止瀉散包裝紙、瑞昇風熱散包裝紙,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寄藥包從日治時期開始需印製「總督府需可」或「大日本政府認可」;而戰後則為「臺灣省衛生處許可」。1960年代寄藥包印刷為簡單的傳統雙色印刷;1970年代彩色印刷成為主流。寄藥包適時填補二戰後政府推展公共衛生的空窗期,並影響台灣民眾的藥品消費文化與用藥習慣。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3/10
  • 244
    極端統治下的台灣女性
    極端統治下的台灣女性
    在日治統治時期,台灣的女性在各項方面有許多限制,包括政府推出的政策讓女性所受的教育改變以及所延伸出來的社會運動來保護自己的權利。
    徐嬿婷、陳俞君 2025/03/09
  • 2765
    第十三屆共生音樂節展覽
    第十三屆共生音樂節展覽
    人類的記憶無法一刀切斷、轉換。二二八作為一個政治符號,有權的政府強期強力壓制;島內海外的人民則嘗試各種方法來記憶,支援政治行動。如今,大眾淡忘二二八曾經的高度政治性,也就無法理解那裏頭的情感與記憶,淪為單純的內容背誦。 回顧歷史事件,得以重新看到自己如何走到現在,讓想像力被刷新。觀展者大多經歷過「年輕」這個階段,卻逐漸在成長過程中失去能動性。 本次展覽想藉此傳遞傷痛固然會延續,但一代代的力量也會。
    第十三屆共生音樂節展覽組 2025/03/07
  • 260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台灣省蔗農服務社社員證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台灣省蔗農服務社社員證
    本件文物為台灣省蔗農服務社社員證,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該社員證發給日為民國45年(1956)12月31日,由台灣省蔗農服務社發給,姓名處可見鋼印痕跡。台灣省蔗農服務社設立於民國44年,其設立宗旨為協助蔗農提高甘蔗生產效益、輔導創辦副業、供應農用物資與生活消費用品等。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3/07
  • 323
    花蓮印象
    花蓮印象
    太魯閣是一個以壯麗峽谷、獨特地質、豐富生態與歷史文化聞名的台灣國家公園,也是一個持續追求永續發展與國際肯定的重要地點。
    陳筠肜 2025/03/06
  • 193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店鋪印版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店鋪印版
    本件文物為店鋪印版,由北港高中校友黃水水先生捐贈;「印版」結合雕刻與印刷技藝,不僅是造型藝術的一大類別,作為印刷術的源頭,亦呈現出傳統文化生活的多重面向。印版技藝廣泛地運用在刊印圖書、民俗、宗教祭祀等層面,成為珍貴的歷史文物與文化資產。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3/06
  • 601
    從未公開身份的台籍原住民慰安婦
    從未公開身份的台籍原住民慰安婦
    講述台籍原住民慰安婦的故事、經歷、時空背景與處境,為什麼是原住民慰安婦,她們和其他台籍慰安婦有什麼不一樣,並提及國內外面對這個議題的行動,還有台灣在這方面可能面臨的挑戰與問題,最後是我們可以如何去面對與推廣,讓更多的人關注此議題,還阿嬤們一個公道。
    許舒郁、吳怡靚 2025/03/05
  • 327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日治時期防空燈泡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日治時期防空燈泡
    本件文物為日治時期灰藍色防空燈泡,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本物件防空燈泡頭為透明玻璃製作,外形呈垂腹圜底球形,除圜底處之外,皆在內層塗佈不透明灰藍色顏料。這種燈泡乃日治後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因台灣遭受空襲轟炸攻擊而出現的特製燈泡。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3/05
總筆數:837 每頁筆數:12 頁次:2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