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檢索
-
262食農、環境與永續的連結桃米休閒農業區本次「食農、環境與永續的連結」提案,除了強化原本的基礎,還將擴大到麒麟、合成及珠仔山社區,將各自的食農、生態環境及永續等內容納入,希望日後能透過本案的串連擾動,更進一步產生跨社區合作的機會,最終能以大埔里地區的視角,來傳遞社區營造及村落文化跟當代議題接軌的多樣性。南投縣桃米休閒農業區推展協會/陳翼漢理事 2024/11/22
-
486市場麵攤的滋味小時候,與母親逛完市場,總會以麵攤作為市場型的收尾。母親喜歡點意麵,我喜歡點餛飩麵,那樣的早晨,是庶民一日中少數親密的家庭時光。一碗麵裡,麵條牽掛出我對家的鄉愁。 特蒐!台灣市場裡的麵攤的獨特滋味,鋪展出屬於一台灣人民的家鄉史。李卡比 2024/11/22
-
401漫畫南臺灣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怖計畫成果展本計畫預計培養臺灣新世代漫畫創作者以南臺灣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怖為題材,創作相關紀實漫畫。本計畫欲藉由計畫主持人之相關專業傳授資料調研等取材方式,培力新人漫畫家認識南臺灣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怖,思考新型態漫畫表現方法,進而以詳盡的史料為基底,以大眾藝術性的漫畫表達為表面,最終以當代社會關懷為核心進行創作。計畫主持人:大津留香織;技術支援:黃悠詩 2024/11/21
-
313113年度新北市社區營造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漫遊泰山文化風華之旅培訓導覽技巧課程、培訓泰山文史生態知識課程兩門課程進行間將全程錄影,並彙整相關的教案資料,以此建立導覽解說的影像紀錄,亦可做成數位教材。並將頂泰山巖、明志書院、楓樹河濱公園、下泰山巖等成果上傳至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2.0,以作為社區營造之基礎資料。明志科技大學 2024/11/21
-
151邁開步伐走著聽如果我們用閉上雙眼,只用雙耳聆聽這片土地的故事,會有什麼新的發現嗎?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4/11/21
-
156以學為名的群師聚匯國家文化記憶庫2024年八月的暑假期間舉辦了一場兩天一夜的教學工作坊研習營,邀請各界教師來到嘉義,一起交流不同領域的教學經驗。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4/11/20
-
514憶時映畫一場放映座談會,透過三位導演不同的視角,呈現三個來自不同地方的文化記憶。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4/11/20
-
164帶著展覽的一趟游牧「我們在記憶的產地紮營」是以搭建大型帳篷的方式將地方文化主題呈現出來,結合地方上舉辦的活動,讓出門遊玩的民眾有機會對地方有更深度的認識。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4/11/20
-
159循溪追昔「國家文化記憶庫:112-113社群經營計畫邀請影像導演吳柏泓執導,為溪州這片由濁水溪長期沃養所孕育出來的土地說一段故事。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4/11/20
-
339當她們與神同步大溪當地的社頭樂豳社有一尊神將「關鳳」,在2003年時登場,不僅是大溪第一尊女性神將,更是第一尊完全由女性擔任神將腳的神將,象徵著女性參與的里程碑。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4/11/20
-
189桃城尋跡國家文化記憶庫在「112-113年社群經營計畫」中特別以舊稱桃城的嘉義為教案開發試行的場域,與嘉義市兩所高中職學校教師合作,歷時一年研討、編撰出《讓地方記憶引路:國家文化記憶庫教學應用案例手冊》,關於教案開發之始末介紹,可參考〈走出課堂教室的時光旅行:記國家文化記憶庫教學應用案例手冊之成冊〉一文。在該文中未及詳述細節,有一部分是關於開發團隊研討帶領學生進行嘉義走讀的歷程。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4/11/20
-
211我們從記憶的產地紮營,滿載歸來「我們在記憶的產地紮營」經一年的巡迴,到訪過臺東都蘭、彰化溪州、桃園大溪後,滿載動人的故事回到計畫主辦單位的所在地臺南,獻上計畫內最後一次展示,搭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慶活動「寶島大廟埕」,在秋冬迭替之際的10月26、27兩日,再次搭起帳棚與民眾相見。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