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檢索
-
41
114年桶壁部落青年族語文化復振教學推廣活動將文化與族語結合傳承於青年 減少文化及族語流失與斷層的困境 讓更多部落青年參於社區營造事務時 有效結合泰雅族文化精神田原 2025/10/31 -
227
台中club發展本展覽聚焦於台中夜生活文化的發展,探索從1960年代到2000s,夜店(Club)文化如何在這座城市中逐漸興起與演變。透過老照片、DJ設備、宣傳海報、訪談紀錄及沉浸式音樂體驗,呈現出台中在地夜生活從地下派對、電子音樂風潮到現今主流夜店的轉變。Daniel 2025/10/26 -
2465
回望,是為了前行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2025/10/16 -
94
「在螢光中重見溪流 —大安圳四汴頭分水口螢火蟲復育與地方文化共構行動計畫」補充資料羅爺爺帶你走讀柑林埤溝(春茂汴)羅宥恩 2025/09/12 -
137
「在螢光中重見溪流 —大安圳四汴頭分水口螢火蟲復育與地方文化共構行動計畫」本計畫以「在螢光中重見溪流」為題,回應土城四汴頭溪水文變遷與地方文化記憶流失的議題。藉由召喚李厝圳(春茂汴)與春茂堂聚落的集體經驗,透過田野調查、口述訪談與生態導覽,串聯水文環境知識與地方耆老記憶,復育螢火蟲生態,並形塑多代共構之藝術實踐場域。羅宥恩 2025/09/08 -
80
日本人追的第一蕃(霧社事件)在腥風血雨的1930年,賽德克族不滿日本人的長期欺壓,於10月27日,由馬赫坡頭木莫那.魯道率領賽德克族人在霧社公校運動會發動襲擊,日本政府便展開大規模鎮壓,使用毒氣、飛機、大砲等,對霧社地區進行軍事行動,也使用[以夷制夷]的政策,離間原住民間的關係,導致原住民族傷亡慘重,日帝國甚至將莫那.魯道的遺體做成標本,變成展覽品。 雖然最後賽德克族輸了,但他們卻永遠留在歷史的長河中,供後人敬仰。董千誠,劉冠亨,賈翔崴 2025/08/13 -
214
傳承百年的人情味~這一鍋飯新化大坑尾擔飯擔是市訂民俗活動,擔飯擔是家家戶戶準備鹹飯等古早味料理,提供元宵遶境陣頭及香客吃食,形成特殊的生活及飲食文化。新化數位機會中心 2025/06/27 -
260
大武山大武山是南臺灣第一高峰,是卑南、排灣、魯凱三族的聖山,也是魯凱族祖靈居住的所在。據說魯凱族的祖先,是跟隨著雲豹的腳步,來到了大武山西側─也就是現在的屏東霧台鄉舊好茶部落─他們發現這裡食物資源充沛,便決定定居下來,因此,當後人說到「雲豹的故鄉」,就會聯想到此地。蔡沂紜 ⋯⋯潘黃毓 2025/06/17 -
317
從民間燈影到光雕盛宴:台灣燈會的百年變奏燈會,本來元宵節慶典中重要的民間活動,象徵著光明與團圓,也承載著庶民對來年風調雨順的祈願。隨著時代演進,傳統燈藝從手工製燈、廟會遊行,逐步轉化為結合科技與觀光的視覺盛宴。 自1990年官方舉辦「台灣燈會」以來,更將這項民俗推向國際舞台,融合光雕、動畫、互動藝術等當代元素,展現出台灣文化的多元樣貌與創新精神。邱宥倫 2025/06/16 -
226
大武海洋教育這是大武的海洋🌊 雖然不是很美的景點,但可以讓人感到很舒服!陳十、許羽妃、孫妤臻 2025/06/12 -
671
玉井芒果的發展及其對當地影響身為臺南人的研究者,玉井芒果不但是我們在芒果產季時市場隨處可見的水果,還是我們臺南名聞遐邇的優良農產品,更是研究者童年的味覺記憶。然而在最近幾年,玉井芒果隨著氣候變遷及國內外市場競爭的影響,玉井芒果的發展也面臨許多挑戰。蘇冠穎、鄭丞鈞、胡銘恩 2025/06/11 -
210
白色恐怖柯旗化在白色恐怖時期產出的文學作品或遺作陳駿宇 2025/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