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檢索
-
271「藝術共融 社區互助 數位行動計畫」本計畫針對社區人口老化、文化傳承與互助需求,貫穿布袋戲及多媒體技術,連結學校與社區資源,實現世代交流與文化記憶保存。北港朝天宮 學校社區等多方合作,完成故事導覽影音紀錄、口述歷史改編,以及親子劇場訓練與成果發表。活動內容豐富,對布袋戲藝術的熱情與認同顯著提升,並提出了更深入的體驗和推動的推動。黃世志電視木偶劇團 2024/11/13
-
211我們從記憶的產地紮營,滿載歸來「我們在記憶的產地紮營」經一年的巡迴,到訪過臺東都蘭、彰化溪州、桃園大溪後,滿載動人的故事回到計畫主辦單位的所在地臺南,獻上計畫內最後一次展示,搭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慶活動「寶島大廟埕」,在秋冬迭替之際的10月26、27兩日,再次搭起帳棚與民眾相見。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4/11/20
-
189桃城尋跡國家文化記憶庫在「112-113年社群經營計畫」中特別以舊稱桃城的嘉義為教案開發試行的場域,與嘉義市兩所高中職學校教師合作,歷時一年研討、編撰出《讓地方記憶引路:國家文化記憶庫教學應用案例手冊》,關於教案開發之始末介紹,可參考〈走出課堂教室的時光旅行:記國家文化記憶庫教學應用案例手冊之成冊〉一文。在該文中未及詳述細節,有一部分是關於開發團隊研討帶領學生進行嘉義走讀的歷程。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4/11/20
-
151邁開步伐走著聽如果我們用閉上雙眼,只用雙耳聆聽這片土地的故事,會有什麼新的發現嗎?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4/11/21
-
339當她們與神同步大溪當地的社頭樂豳社有一尊神將「關鳳」,在2003年時登場,不僅是大溪第一尊女性神將,更是第一尊完全由女性擔任神將腳的神將,象徵著女性參與的里程碑。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4/11/20
-
159循溪追昔「國家文化記憶庫:112-113社群經營計畫邀請影像導演吳柏泓執導,為溪州這片由濁水溪長期沃養所孕育出來的土地說一段故事。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4/11/20
-
164帶著展覽的一趟游牧「我們在記憶的產地紮營」是以搭建大型帳篷的方式將地方文化主題呈現出來,結合地方上舉辦的活動,讓出門遊玩的民眾有機會對地方有更深度的認識。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4/11/20
-
514憶時映畫一場放映座談會,透過三位導演不同的視角,呈現三個來自不同地方的文化記憶。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4/11/20
-
156以學為名的群師聚匯國家文化記憶庫2024年八月的暑假期間舉辦了一場兩天一夜的教學工作坊研習營,邀請各界教師來到嘉義,一起交流不同領域的教學經驗。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4/11/20
-
259越南秘境:戒指尋蹤-線上解謎遊戲透過線上解謎遊戲,讓玩家體驗越南文化陳志威 2024/11/15
-
193解謎遊戲試玩會透過舉辦專門針對解謎遊戲的體驗試玩活動,吸引並引導對越南文化及解謎遊戲有興趣的玩家參與,讓他們在沉浸式的互動過程中逐步探索並熟悉越南的歷史、風土人情與文化底蘊。藉由寓教於樂的遊戲體驗,參與者能深入理解越南的文化價值,同時提升對東南亞文化的興趣及認識陳志威 2024/11/15
-
194新住民子女多元文化培育營透過設計專屬於新住民子女的實境遊戲導覽活動,讓他們在參與探索的過程中,逐步了解並體驗母親故鄉的文化特色與傳統價值。此活動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融合文化知識與互動體驗,使新住民子女在輕鬆有趣的情境中建立對母國文化的認同感,進而加深對家庭文化背景的理解與連結,促進家庭和跨文化間的理解與交流。陳志威 2024/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