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展覽檢索

總筆數: 1300
  • 259
    On Air📢市場裡的臺味冒險
    On Air📢市場裡的臺味冒險
    On Air📢市場裡的臺味冒險
    Yuan 2024/11/29
  • 139
    保西社區發展協會文化季活動
    保西社區發展協會文化季活動
    保西社區發展協會文化季活動
    台南市安定區保西社區發展協會 2024/12/05
  • 545
    帶不走的館藏-淡水紅毛城篇
    帶不走的館藏-淡水紅毛城篇
    博物館的典藏文物一般多是從發現地被移動至博物館,若文物仍被保留於發現地,我們會稱它們為「現地文物」。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下的紅毛城園區內,保存了多件現地文物,可以讓我們更好地瞭解淡水紅毛城的歷史!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 2025/01/08
  • 304
    茶荈文化相放伴
    茶荈文化相放伴
    在南投竹山的延正社區,這片土地不僅僅種植著茂盛的茶葉,更深藏著動人的人情故事。走進這裡,您會看到茶農耐心採茶的身影,感受到傳統書法筆觸下的藝術韻味,品嚐到竹山獨特的菜餚與竹筍風味,還能在茶街道上走進老屋活化後的風貌,瞥見時光留下的痕跡。 延正,是一個充滿溫度的小鎮,讓我們一起揭開這座社區的故事,感受延正的溫暖與純樸。
    南投縣竹山鎮延正社區發展協會 2024/12/06
  • 914
    宜蘭大溪漁港現撈鮮味第一排
    宜蘭大溪漁港現撈鮮味第一排
    從台灣東北角出發,頭城身為東部台灣「開蘭第一城」,「清嘉慶元年(一七九六年),吳沙率眾進墾宜蘭的第一個據點就是頭城,所以頭城又舊稱「頭圍」。」(天下雜誌「整潔的開蘭第一城 ─ 頭城」) 頭城有五個重要漁村聚落,從北到南分別為石城、大里、大溪、梗枋、外澳,這裡的生活與信仰向海而生,里山而居,各個村落遠眺龜山島,龜首、龜尾皆是不同風景。
    宜蘭頭城在地囡仔 2024/11/28
  • 293
    你想要哪種顏色
    你想要哪種顏色
    臺灣傳統市場巷弄間的玩具店,是承載著無數童年回憶的美好場域,這些往往不過數坪大的店面,是孩童們夢想的寶庫,也是臺灣社會變遷的縮影。
    L 2024/11/28
  • 256
    放伴剝花生,重建互助共好之鄰里關係
    放伴剝花生,重建互助共好之鄰里關係
    剝花生雖是輕勞動,但現今,即便是輕勞動的工作,現在幾乎全都商品化處理,農民大多直接購買挑選整理好的花生種仁,或是將自己留的花生種仁拿去工廠脫殼。 一起剝花生的景象,現在已經越來越少見,復興放伴,從輕勞動開始,重建鄰里關係,相互關心,互助共好。
    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2024/11/28
  • 342
    舊城探險家
    舊城探險家
    中區曾是大家口中沒落的舊城,然而近期在大家的努力下,我們有感曾經沒落的中區逐漸被看見,每年十月的鈴蘭通散步納涼會更成為焦點,吸引了大批參與者。這個活動成功引起了更多人對中區的興趣和關注,也呈現出中區潛在的吸引力。 因此,對於中區導覽的需求日增,我們希望藉由培訓更多的導覽人才,擴散這份對中區的熱情,使更多人能夠深入了解這個具有豐富歷史和文化底蘊的城區。
    社團法人台灣中城再生文化協會 2024/12/13
  • 191
    113年度新竹縣「微笑社區/公民」計畫-新竹縣橫山鄉橫山社區發展協會
    113年度新竹縣「微笑社區/公民」計畫-新竹縣橫山鄉橫山社區發展協會
    113年度新竹縣「微笑社區/公民」計畫 獲補助單位:新竹縣橫山鄉橫山社區發展協會 獲補助計畫:橫山傳藝三步曲 美食 竹編 裁縫 傳承計畫 113年7月6日 裁縫課程 新竹縣橫山鄉橫山社區過去曾有裁縫工廠,累積不少地方上的裁縫手藝師,雖然後期因為產業變遷,裁縫師們因此轉型,也見證了裁縫機具的沒落,本次透過社造計畫,凝聚了裁縫師重拾裁縫機的機器整理及工藝教學,進而帶動社區學習裁縫課程。
    新竹縣橫山鄉橫山社區發展協會 2024/12/13
  • 220
    文苑蔽雨
    文苑蔽雨
    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本部的文學院大樓總共有四棟大樓,四棟都是有互通的,並且連通道有遮雨棚,但唯獨四樓的連通道是沒有的。這造成了某些問題,像是在這短距離的通道中到底要不要撐傘,撐了馬上又要收傘,不撐的話有可能淋濕。或者需要到其他樓層通過,浪費了繞路的時間。而且因為通道沒有遮雨棚,地板會是濕滑的,有滑倒的風險。所以我們決定在四樓連通道之間架設遮雨棚及設置防滑墊,讓同學們在文學院大樓行動的更方便、安全。
    譚皓宸、吳睿易、李得榕、盧胤安、黃亭瑄 2024/12/20
  • 322
    心連心、橋連家:跨文化扶助計畫
    心連心、橋連家:跨文化扶助計畫
    我們是一群來自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華語文教學系、電機系的大一學生,想透過自己微薄的力量,盡可能外籍生提供幫助,期盼背井離鄉的他們能在異地得到關懷以及實質性的幫助,從中獲得溫暖。
    林妤璇、林佳誼、林宸毅、陳可馨、黃翊鈞、鍾坤瑋 2024/12/18
  • 312
    4:44 Studio
    4:44 Studio
    我們是4:44廣播電台,望能成為人們的心靈港口。
    邱苡安、童妍皙、儲詠芯、黃丞希、林莘旎 2024/12/20
總筆數:1300 每頁筆數:12 頁次:8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