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檢索
-
12
綠線脈動:台中捷運綠線的誕生與運行軌跡台中捷運綠線的起源、規劃、站點與營運車輛林泓全 2025/10/21 -
7
花開看城市台中花博與永續發展黃奕翔 2025/10/21 -
17
我在時間的縫隙醒來20世紀的扭蛋、泡麵與電風扇,讓我感受到時代的變遷,卻也悄然帶來頭腦中逐漸積累的不適;21世紀的氣炸鍋與呆火鱷則如奇妙的符號,讓我的意識更加混亂與無法捉摸,但卻無法自拔的想深陷其中。在這些時代交疊的瞬間,我重新審視自身與物件之間的連結,在歷史與現實的縫隙裡,思索著自己的腦袋將如何在時光的交錯中清醒過來。為主 2025/10/20 -
17
《藍色迴旋曲:Hello Kitty 時光列車》策展人搭乘Hello Kitty觀光列車,穿越1973至2021年間的五個時間節點,蒐集五件蘊含情感與歷史的藍色物品。這些物件承載著成長的記憶、家庭的溫度、時代的創傷與自我療癒的過程,並以2001年納莉颱風(策展人生日隔日)作為情感旋律的轉折點。展覽邀請觀者與策展人一同踏上藍色的時光軌跡,在物件與記憶之間,聆聽一首屬於個人與時代共鳴的藍色迴旋曲。時光列車長 周奕維 2025/10/20 -
17
藍色秩序一探索藍色的實用性在《異色島》中從藍色的實用性出發,探討了印刷品、器物與制服中藍色的應用。藍色作為一種穩定、可靠且具識別性的顏色,廣泛應用於各類工作場域與制度體系中,其背後的選擇並非偶然,而是歷史條件與現實需求交織下的結果。這也說明了色彩如何不只是裝飾,而是深具功能與文化意義的視覺語言。鍾婕菲 2025/10/20 -
21
耳朵革命在設計教學時,我運用台灣歷史博物館的教材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延伸進行「禁歌」相關課程, 卻驚訝地發現,學生對台灣音樂文化的理解有著巨大的斷層。 他們對那些曾經紅極一時的金曲毫無印象, 甚至難以想像「音樂也可以被審查」的時代是什麼模樣。 那一刻,我開始思考 「我們的耳朵究竟經歷了什麼改變?」高苡瑈 2025/10/17 -
26
唱自己的歌1970年代是臺灣政治劇烈變動與社會逐漸轉型的時代。面對威權統治與國際孤立的壓力,臺灣社會一方面在政治上受到壓抑,另一方面卻在經濟成長與文化意識覺醒中逐步醞釀變革。而其中,一股來自校園、唱著青春與鄉土的聲音——校園民歌,悄悄地改變人們的情感表達與文化認同。林宛蓁 2025/10/16 -
23
第58屆畢業生的校園回憶-臺東縣成功鎮成功國小民國53年月9日奉准設立為三民國民學校成功分校,民國54年08月奉准獨立為台東縣成功國民學校。 2025年6月,成功國小第58屆畢業生即將揮別他們的童年,離開無憂的校園,對這些畢業生而言,校園裡應該有著許多特別的回憶吧!Jeff 2025/10/16 -
173
1998南寮國小毛毛蟲危機民國96年南寮國小劉麗娟老師將這起校史上發生的毛毛蟲事件編進自然課程,帶領高年級學生認識校園中的老樹,進行深度訪談、閱讀當年的報導,讓學生明白樹木是真實存在也會遭遇到危機,引導學生反思樹木與校園生活的關聯,傳承對於環境生態的知識與關懷。舊港島-許尹姿 2025/10/16 -
211
一首歌,一段史 :《張三的歌》裡的移民年代「我要帶你到處去飛翔,走遍世界各地去觀賞,沒有煩惱沒有那悲傷,自由自在身心多開朗。」——《張三的歌》,李壽全 1980 年代的台灣,在經濟起飛、政治動盪與國際局勢變化中,人們的內心充滿矛盾:既驕傲於島嶼的成就,又憂心未來的走向。《張三的歌》用簡單的旋律,唱出當時無數人渴望自由、探索異鄉的心聲。今天,讓我們從這首歌出發,聽見一段移民潮背後的故事。葉瀞棋 2025/10/14 -
191
循溪追昔「國家文化記憶庫:112-113社群經營計畫邀請影像導演吳柏泓執導,為溪州這片由濁水溪長期沃養所孕育出來的土地說一段故事。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5/10/13 -
39
唱出時代的聲音:從禁歌到吶喊本展以台灣不同比例尺的歷史記憶為起點,透過三首具代表性的政治歌曲——〈安息歌〉、〈民主阿草〉與〈百萬遍〉,呈現政治歌曲如何回應社會壓迫、傳遞理想,並逐漸成為歷史對話的媒介。觀眾將循著音樂的軌跡,穿越白色恐怖、解嚴年代與當代青年議題,思索歌聲如何轉化為抵抗的力量、記憶的載體,並連結起一代又一代的時代精神。阿草 202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