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檢索
-
29台灣原住民與殖民者的衝突與磨合這場展覽透過荷治、鄭氏、日治與清代四個歷史時期,探索台灣原住民與外來殖民者之間的衝突與磨合。從荷蘭、西班牙的初期接觸,到鄭成功、清朝的軍事開拓,再到日本的現代化衝擊,原住民如何在壓迫與挑戰中維護自我文化,並與外來勢力進行對話與共存。展覽呈現原住民歷經百年變遷的歷史脈絡,並反映出台灣多元文化交織的歷史。葉士玄 賴昀劭 蔡諶逸 2025/08/15
-
17日本人追的第一蕃(霧社事件)在腥風血雨的1930年,賽德克族不滿日本人的長期欺壓,於10月27日,由馬赫坡頭木莫那.魯道率領賽德克族人在霧社公校運動會發動襲擊,日本政府便展開大規模鎮壓,使用毒氣、飛機、大砲等,對霧社地區進行軍事行動,也使用[以夷制夷]的政策,離間原住民間的關係,導致原住民族傷亡慘重,日帝國甚至將莫那.魯道的遺體做成標本,變成展覽品。 雖然最後賽德克族輸了,但他們卻永遠留在歷史的長河中,供後人敬仰。董千誠,劉冠亨,賈翔崴 2025/08/13
-
24盛「糖」傳奇在現代飲食中,糖是不可或缺的調味料。 本展將會探討台灣製糖業從古到今的發展李晉豪、卓志謙、林祐立 2025/08/15
-
32抗日勇士莫那魯道(Mona Rudao),出生於台灣 南投縣 的霧社地區,賽德克族人,原為賽德克族部落的首領之一。他的名字成為了霧社事件的象徵,他不僅是賽德克族的精神領袖,也是在台灣原住民歷史上,對抗外來統治力量的英雄人物。張呈鋐 陳璽宇 陳繹中 2025/08/15
-
205印在台西 步履回憶體驗台西漁村文化,喚醒地方記憶,促進青年返鄉,共築文化與觀光新未來。虎尾高中 203 第五組 2025/06/09
-
611廁所簡「ㄕˇ」如廁行為在過去通常較沒有隱私的保障,但隨著時代變遷、社會觀念的改變,廁所的設計也開始注重於隱私等方面,改變過程中其實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與社會觀念的演變,以時間軸為經,空間為緯,從古羅馬的公共廁所到中國古代的糞坑等,橫跨歐亞探究不同時期、地區的如廁設計如何反映當時的階級結構、衛生觀念、宗教信仰和性別意識等。蔡錫睿、王佑心、簡瑋琳 2025/06/09
-
96工藝之美:三義木雕三義擁有「木雕之鄉」美譽,樟木雕刻技藝深厚。然近年產業式微、人口外流,傳統技藝面臨斷層危機。徐佑 2025/06/09
-
103不動的街,動的時代在台北,有一塊地方的時間從不只是現在式。 大稻埕,是老屋的紅磚牆,是街口咖啡香,是早市裡的招呼聲,也是午後無聲飄下的觀光客快門聲。 新與舊,在這裡並不是單純的替代關係,而是一種共存的張力。 凝視大稻埕街頭那些不經意卻深刻的畫面。 現代招牌壓著百年立面,改裝過的老宅映出倒影──這些畫面不是「變」與「不變」的選擇題,而是大稻城林葦欣 2025/06/02
-
78一年一度白沙屯媽祖往北港進香學員在灣內社區練習傳統臺灣獅接駕儀式 為了一年一度苗栗拱天宮天上聖母往北港朝天宮進香 2024年吸引近32萬人數報名參加 北港小鎮一下子引進滿滿人潮 在滿滿香燈腳中為媽祖婆開路迎接擔任接駕陣頭雲林縣老塗獅藝陣文化發展協會 2025/05/28
-
86齊眉棍棍可攻擊也可防身 以對練型態使棍子與身合而為一 進可攻退可守 棍法單人套路 以進攻為主要動作 多人齊練聲勢較為浩大雲林縣老塗獅藝陣文化發展協會 2025/05/28
-
128大稻埕了解大稻埕的歷史記憶世新大學陳侑駿 2025/06/07
-
135中華之後,國共的合作與對立此展覽的目的為從客觀歷史角度出發,探討1949年前國共之間發生的重大事件,並藉史料分析各自的觀點。隗百邑 2025/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