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檢索
-
108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美國勝利牌桌上型留聲機留聲機是一種用來放送唱片錄音的電動設備,是由美國發明家愛迪生於1877年發明,以聲波震動為原理留下刻痕,並可重複播放,此後幾經改造,留聲機約於1920年代開始風行。一隻狗蹲在留聲機旁的圖示作為勝利公司商標;本物件將喇叭花音管藏在唱盤下方的箱子內。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1/25
-
203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大陸災胞救濟總會鑽石救災獎券本件文物為大陸災胞救濟總會鑽石救災獎券,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鑽石救災獎券是直式,尺寸與愛國獎券相似,圖案設計是典型的「反共抗俄」年代氣氛,獎券正面繪有臺灣民眾圍著鑽石,並有飛機載運物資投遞的圖樣;大陸旱災下的飢民,等著接空投物資。於1955年4月18日開獎。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2/18
-
175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早期燭臺兩對燭臺是安置蠟燭以祭神、祭祖的禮器,分成寺廟祭祀用具和一般室內用具兩種,前者形體較大,工藝精緻,後者形式樸實,講究實用為主。燭臺材料多見錫製,由於臺語的「錫」與,「賜」發音相同,取其「賜予」的意涵,故錫器多為用於祭祀的禮器。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2/19
-
189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廣播收音機執照本件文物為廣播收音機執照,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早期收聽廣播必須要有執照,否則會違反電信管理法令,執照的有效時間為一年,逾期作廢,重行補發,內容除了載明收音機持有人、裝機地點、登記日期、廠牌、號碼、程式、附屬品、變更登記等項目,由台灣電信管理局代發,更註明「不得收聽匪俄廣播」,違反者依照規定懲處。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1/26
-
88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電視廣播接收機執照本件文物為電視廣播接收機執照,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民國61年(1972)9月29日台灣電信管理局代發,正面是「交通部印」關防、執照名稱和登錄字號,背面註明執照持有人、裝機地點、登記日期、電視廠牌、號碼、程式、注意事項。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7/04
-
129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古笨港遺址糖漏本件糖漏殘片自崩溪缺古笨港遺址出土,由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長蔡吉宗老師提供。糖漏為台灣早期製作白糖之器具,其功能是在成糖過程中將經熬煮之糖汁注入漏瓶凝固結晶成為菜糖,後賣至糖間(白糖製造場所)製造白糖,糖漏全器為磚燒素胎,拉坏成形,造形呈漏斗狀,上緣口部較為寬闊,底部尖縮無足,有一圓孔以出糖水。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3/28
-
198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清代小型石舂臼舂臼是台灣早年農業社會常見的食材加工器具,小型的石舂臼至今仍繼續有在中藥房或廚房裡被使用著。本物件清代小型石舂臼由北港高中退休教師蔡吉宗老師提供;為中間下凹的舂米器具。小型石臼可用以搗碎藥材,較大型者可以脫去穀物的外殼得到精米。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3/18
-
73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台南州青年團員手帳手帳指的是隨手攜帶的小筆記本。青年團是從日本「若者組制度」的傳統村落青年組織,結合近代歐美青年團體的特色,所演變而成的近代地域社會團體。大正3年(1914)日人在花蓮港廳吉野村成立第一個青年會組織後,青年團組織逐漸普及於台灣,對青年進行社會教育工作。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7/03
-
209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獅座獅座即是坐斗,是傳統建築的重要木雕構件,位於橫樑上之斗座,具有承托穩定的功能,將屋頂的重量傳遞到屋牆或柱子上,確保建築結構的穩固性。獅座除了柱接樑的「斗」的功能之外,因其雕飾精美,尚有裝飾之效,傳統宅第或寺廟喜用獅座,亦有鎮宅鎮廟的功能。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2/21
-
216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戡亂時期檢肅匪諜聯保切結書本件文物為戡亂時期檢肅匪諜聯保切結書,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戒嚴期間,為了防範匪諜,民國39年(1950)政府公布〈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並制定〈戡亂時期檢肅匪諜舉辦聯保連坐辦法注意事項〉,針對機關、部隊、學校、工廠和團體,都必須互相作保,若有人有匪諜嫌移,作保之人必須負起相對責任。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2/20
-
104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煙袋類似小荷包,繫綁在煙桿上,是煙桿的配件。本物件為菸草袋,有兩件,由北港高中退休教師蔡吉宗老師提供。袋子小巧精緻,布質,沿口穿繩線,抽緊繩口,煙絲就不會漏出。袋子呈葫蘆形狀。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5/09
-
208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中華民國第一代國民身分證民國35年(1946),國民政府公布修正《戶籍法》,明確提出「已辦戶籍登記之地方,得製發國民身分證,或經內政部核准以戶籍謄本代之。」同年6月行政院頒布《戶籍法施行細則》,對國民身分證的有關事項做出了具體規定。內政部公布「國民身分證實施暨公務員首先領證辦法」,率先由中央及省級公務員於民國35年10月領發國民身分證。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