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展覽檢索

總筆數: 82
  • 巷口那家店——釣蝦場
    巷口那家店——釣蝦場
    街頭巷尾總有些小店,佇立地方幾十年,陪伴著我們成長,也見證社會脈動與產業興衰。 本特展精選9篇插畫家林家棟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Watch Taiwan觀‧臺灣》的多年合作成果,在細節與情感兼具的作品中,回溯你我記憶中的小店時光。
    臺史博展示組 2023/07/14
  • 巷口那家店——電玩專賣店
    巷口那家店——電玩專賣店
    街頭巷尾總有些小店,佇立地方幾十年,陪伴著我們成長,也見證社會脈動與產業興衰。 本特展精選9篇插畫家林家棟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Watch Taiwan觀‧臺灣》的多年合作成果,在細節與情感兼具的作品中,回溯你我記憶中的小店時光。
    臺史博展示組 2023/07/14
  • 巷口那家店——男士理髮店
    巷口那家店——男士理髮店
    街頭巷尾總有些小店,佇立地方幾十年,陪伴著我們成長,也見證社會脈動與產業興衰。 本特展精選9篇插畫家林家棟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Watch Taiwan觀‧臺灣》的多年合作成果,在細節與情感兼具的作品中,回溯你我記憶中的小店時光。
    臺史博展示組 2023/07/14
  • 巷口那家店——檳榔攤
    巷口那家店——檳榔攤
    街頭巷尾總有些小店,佇立地方幾十年,陪伴著我們成長,也見證社會脈動與產業興衰。   本特展精選9篇插畫家林家棟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Watch Taiwan觀‧臺灣》的多年合作成果,在細節與情感兼具的作品中,回溯你我記憶中的小店時光。
    臺史博展示組 2023/07/14
  • 萬華女性移工的性剝削問題
    萬華女性移工的性剝削問題
    由於萬華在早期台北發展的時候是作為主要的港口,然而萬華環境以及人口組成較為複雜,也因此成為了許多遊民和移工們的聚集地,這同時也導致了性別比失衡,因此不平等的問題更容易出現。所以我們發現了這個問題,並且想要深入探討,因此我們的主題是「女性移工的性剝削問題」期待這個研究能讓更多人意識到移工及性別平等…問題。
    數位實中B班第五組 成員:何允之、林悠翔、陳德軒 指導老師:吳宜蓉 2023/06/28
  • 萬華青少年加入幫派之探討
    萬華青少年加入幫派之探討
    萬華青少年加入幫派的現象對於社會治安和青少年發展造成了負面影響。因此,我們想研究了解這些青少年加入幫派的動機,進而探討相關議題。然而,青少年可能受到同儕壓力,需要加入幫派才能獲得認同感和彰顯自己的存在價值。透過此研究,我們可以理解他們的內在需求和外部因素,進而針對這些問題去探討真實情形。我們期待可以藉由這次的研究,探索同年齡層不同的世界,並深入探討真實原因進而消除對萬華青少年的固有偏見。
    數位實驗高中02班第六組蕭霈宣 數位實驗高中01班第六組陳姵妤 指導老師 吳怡蓉 2023/06/20
  • 換皮不換魂的紅色磚牆
    換皮不換魂的紅色磚牆
    聽到萬華這個地區,不外乎的一定會聯想到「龍山寺」「青山宮」等的老宅。那麼,老宅的存在是符合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呢?還是一種隱憂? 我們將從SDGs11 永續城鄉的角度出發,淺淺的探討,萬華老宅的保存與觀光價值。
    陳詠晴、許千謙、連梓晰 2023/06/20
  • 草地醫生
    草地醫生
    要選中醫還是西醫呢? 中醫對於我們已有兩千年的歷史 但西醫的歷史卻不到六百年 所以現在就讓我們來講講中醫和西醫的差別吧!
    和順國中 顏筱芹 王安瑀 洪子涵 2023/06/12
  • 當捕魚不再是一個選項,漁港會是什麼?
    當捕魚不再是一個選項,漁港會是什麼?
    被海洋所圍繞,台灣身為一個海島,居住其上的人們自然與海洋有極深的關係,而漁港便是其中一個媒介,但目前各地的漁港正面對不同的困境,而在未來我們可能將看到漁港不再是我們熟知的樣子。 在未來的情景之下 漁港如何在新的未來重生? 地方的各個漁港有哪些方案能夠創造新的社會價值? 漁港將擔任什麼社會上的新角色?
    傅昱森、藤田竜成、楊筑君、王愛佳、黃銘麒 2023/05/24
  • 家的重新出發
    家的重新出發
    「家的重新出發」展出全台七個不同面向的地方創生案例,從北到南,部分老式房屋及產業因時代的變化,逐漸消失原本的功用,嘗試與觀眾共同探討地方創生的必要性,發掘地方文化特色與元素,期望讓觀展人能對於地方創生的發展及計畫更加了解。
    李佳芸 陳韻心 邱心宜 邱善柔 2023/05/22
  • 日治時期報你知
    日治時期報你知
    報紙,是近代最有影響力的資訊傳播媒介,除了訊息外,更展現了文字藝術、人文與物的結合。平面資訊爆炸的年代,許多報社成立於日治時期,僅僅是油墨就能傳遞許多資訊,幾乎是每戶人家必備的物品。
    鍾妮辰 2023/04/07
  • 在香蕉的黃金歲月中,為生活而勞動的人們
    在香蕉的黃金歲月中,為生活而勞動的人們
    屬於台灣香蕉外銷的那個年代,勞動才是常民生活的全部。面對各種生活的挑戰,勞動者進入社會需求社會網絡,投身行業並開創打拼。正所謂:「甘願做牛,免驚無犁通拖」,表現在那個黃金的年代,各式各樣的勞動者建立小鎮的關係人口導向,透過蕉農、外銷團隊與維持日常生活的產業勞動者,一起撐起小鎮的生活需求,在那個因為香蕉興起的小鎮年代,閃耀著光芒。
    王繼維 2023/04/06
總筆數:82 每頁筆數:12 頁次: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