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檢索
-
3300與榕樹的一場對話自開始採集臺灣樹木故事以來,我一直很想寫榕樹。畢竟哪個臺灣人從小沒聽過幾個榕樹禁忌——「榕樹聚陰,不要隨便靠近」、「出入醫院或喪葬場所須在身上配戴七片榕樹葉,且回家前務必扔棄」等等。 此外,端午節除穢的植物,榕樹枝也很常見;某些道教科儀,以榕樹灑淨袪除不淨不祥之物;閩客族群敬拜的土地公╱伯公廟旁,常見榕樹聳立如守衛。至於泛靈系統的大樹公信仰,裹上紅布便成神受膜拜的台灣老樹中,最多的就是榕樹。鄒欣寧 2022/08/26
-
116隨轎前行:白沙屯媽祖的信仰地景與身體記憶白沙屯媽祖早年並未建有廟宇,而是由輪值爐主奉祀家中。清同治二年(1863年)初建土茅屋為廟,經常年風雨加上日治昭和十年(1935年)中部大地震,廟宇損傷甚大。民國63年,廟方成立管理委員會之後,開始興建直到民國78年竣工,達成現有白沙屯拱天宮之規模。雖然拱天宮落成時間不若其他百年以上之廟宇歷史悠久。但白沙屯媽祖往北港進香的歷史,卻早在建廟之前就已經存在。周海暉 2025/05/30
-
12242美濃野蓮、水雉與護雉蓮盟水雉與野蓮都是台灣紅皮書的物種。有趣的是,野蓮受脅等級是極危(Critically Endangered, CR),居然比水雉(易危, Vulerable, VU)的滅絕風險更高。 為什麼炒野蓮能保育水雉呢!? 得感謝美濃客庄的生態智慧,將野蓮馴化成經濟作物,讓水雉進田裡除蟲、築巢與育雛。高雄鳥會與美濃蔬菜產銷班組成『護雉蓮盟』,加入劉孝伸、黃淑玫發起的美濃湖水雉保育行動。社團法人高雄市野鳥學會 陳柏豪 2024/02/18
-
2982徑入荖濃生活工藝· 家過往,山嶺與海洋在臺灣是一種地理上的阻隔,統治者或外來者透過製作地圖或描繪圖像等方式,以填補自身的未知;對在地人來說,山、海可以是一種通道與路徑,藉此各地人群在其中移動,進而相遇。 荖濃,曾位於已知與未知之間的地理交界。希望領著參與者們隨著在地生活者的足跡入境-「徑入荖濃生活工藝.家」,從中看見獵人的環境哲學、地方「植」人的植物知識、工藝作品中的技藝與記憶顯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2024/01/17
-
1743Urumqi 75 IncidentAdvocating for Human Rights: The Urumqi 75 Incident This website is dedicated to shedding light on the Urumqi 75 Incident of July 5, 2009—a turning point in Xinjiang's history.AB, WI, WA, AH, SY, BE, BR, JZ, BY, AS, TL 2024/12/16
-
103北港朝天宮北港進香媽祖國際研討會一個獅鬼仔,帶著一對白鶴,嬉鬧著三隻獅子,金黃色的傳統臺灣獅,獅子輪廓深邃且生動,是國定民俗北港迎媽祖遶境隊伍中傳統的武舘陣頭,以白鶴獅陣、武術及兵器為主要表演。雲林縣老塗獅藝陣文化發展協會 2024/11/18
-
806綠島文藝之旅神遊綠島風光,體驗自然與人文風土民情及在地特色。劉沂欣、蔣佳甄 2023/11/25
-
42澎湖文化景觀《島嶼的誕生》 澎湖是怎麼來的? 澎湖並不是像台灣本島那樣由板塊擠壓而成,而是由海底火山爆發後的岩漿冷卻,所形成的玄武岩地形。 這些火山活動大約發生在 800萬至500萬年前,形成了如今島嶼上的玄武岩石柱與柱狀節理。 玄武岩堅硬且抗風蝕,使得澎湖擁有獨特的海蝕洞穴石柱與海岸地形謝宗豫 2025/06/09
-
625臺大動物森友會偌大的臺大校園裏,除了每日上下學的大學生,還有一群沒有學號、卻24小時出現於校園內的特殊居士,他們不需準備段考,也不用趕期末報告。讓我們一同前往他們的所在地,瞭解他們的日常吧🪿🐟🌿王晨瑾 2024/06/06
-
1470聽見平埔族群的「聲」命力聲音,是人類溝通最直接媒介,可以傳遞思念、故事,甚至是對先祖的崇拜。17世紀的臺南與高雄淺山地域為平埔族群生活的空間,但隨著不同族群移入,平埔族群語言與文化慢慢流失,已為當代亟需復振的語言之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2022/12/28
-
210七夕鵲橋幸福來相會活動1.幸福茶屋啟用儀式 2.異國茶席 3.情人相約幸福茶屋鵲橋 4.異國風味餐品嚐 5.舉行祭拜七娘媽儀式 6.七夕觀星活動姜信鈞 2024/11/09
-
579593探索惠來遺址:歷史與文化之旅歡迎參觀「探索惠來遺址:歷史與文化之旅」展覽!本次展覽將帶您走進台灣重要的文化遺產——惠來遺址,深入了解這片土地上的古文明。透過豐富的展品、互動體驗及詳細解說,我們將引領您穿越時空,親身感受早期台灣居民的生活與智慧。無論您是歷史愛好者還是對台灣文化有興趣的朋友,都能在這裡找到驚喜與收穫。來吧,讓我們一起揭開這片神秘土地的面紗,重新認識台灣的悠久歷史!柯鈞耀,彭楷博,楊其融 2024/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