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展覽檢索

總筆數: 168
  • 308
    溪北小旅行
    溪北小旅行
    北台南,縣市合併後有人習慣說”舊台南縣”,而在地人總自稱”溪北地區”,溪北為曾文溪以北的意思,若要再細分,還可以區別靠海的鹽分地帶或是山區,各種緣由使然,溪北地區的人文地景不若府城台南來的集中,卻如同散落的珍珠,小巧精緻的分布在各個歷史悠久的鄉鎮鄰里中,有舊洋樓改建的地區博物館,也有承襲日治辦公建築群的展覽空間,最後則是活化糖廠倉庫後的攝影特區。
    廖得凱 2022/10/04
  • 1207
    漫步太平町——百年前的臺北城市景觀
    漫步太平町——百年前的臺北城市景觀
    清末19世紀中葉臺灣開港,大稻埕成為茶業加工生產的重鎮,也因茶葉加工這項產業,至日治時期,大稻埕已經成為北臺灣最繁榮的聚落。昔日的太平町,今日的延平北路一至三段,可說是當時的現代化先驅......
    水瓶子 2022/09/18
  • 1478
    花蓮車站──迷人的播送
    花蓮車站──迷人的播送
    我浪漫地想像,這會是最迷人的播送:往南駛入東海岸的列車,將來都能廣播阿美族語;在知本或許應有卑南族語,搭配國語和台語;在玉里時可以適量加入布農族語。藉由火車的奔馳,語言的溫暖,帶出東海岸的繽紛和璀璨。
    文 劉克襄 /插畫 陳孅孅阿嬤 2022/09/17
  • 1200
    基隆港與港都人
    基隆港與港都人
    基隆港昔日被稱為「雞籠港」、「雞籠灣」,百年前是原住民族活動的範圍。最早出現外國臉孔,則可追溯到四百年前,在和平島建造聖薩爾瓦多城為統治中心的西班牙人,不久後又被來自府城北上的荷蘭人取代。再過兩百多年後,又成為「中法戰爭」的場景之一。 今天的基隆,是台灣島除了台南之外,可將歷史溯源於幾百年前的城市。接下來,且讓我們花幾分鐘,快速穿梭百年歷史的基隆港。
    雨都漫步 2022/09/17
  • 661
    飲水思源——為台灣鞠躬盡瘁的英國人巴爾頓
    飲水思源——為台灣鞠躬盡瘁的英國人巴爾頓
    工業革命發源地的英國,發展出了全世界第一個用水系統。這些設計概念,在明治維新的背景下傳到了日本,又隨著日本統治來到臺灣。而其中,有位英國人你一定要知道,那就是威廉.巴爾頓。儘管他來台只有短短三年,卻為我們的公共衛生、都市規劃帶來深遠且重大的影響。
    高若熙 2022/09/17
  • 1018
    1980年代的臺北青春場景
    1980年代的臺北青春場景
    2022年,我跟四位好友(馬世芳、陳光達、許允斌、姚瑞中)在1998年集體創作的《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推出新版作品,許多年輕的讀者好奇,為何在那樣的年代,我們可以做出流傳至今、不斷再版的暢銷書。 我們想了又想,最大的助力是啟蒙我們成長的1980年代的臺北,那個時代的音樂、電影、廣告、出版和雜誌,以及城市裡的新奇店舖,啟發我們太多。透過珍藏的店家名片,帶大家進行一趟穿越時空的城市觀察之旅。
    黃威融 2022/09/05
  • 680
    審判之後:政治犯的「旅途」
    審判之後:政治犯的「旅途」
    「被告因叛亂等案件,經本部合議審判決:OOO意圖以非法之方法顛覆政府而著手實行,各處死刑、各褫奪公權終身,其所有財產除酌留家屬必需生活費用外,全部沒收……」軍事法庭上,這些被押解的而來、被稱之為「政治犯」的人們一字排開,等待自己著命運被國家所決定。 當法槌敲下的那刻,有些人僥倖獲釋、多數人則被剝奪數月至數十年不等的自由,而還有些人則將被載往馬場町、安坑的郊外,在槍響之後,從此陰陽兩隔、不再復返,只能從檔案中窺見他們離去前的身影。
    張尹嚴 2022/08/26
  • 409
    「培養國民剛強的精神、健康的體格!」
    「培養國民剛強的精神、健康的體格!」
    說起臺灣國家公園設立的歷史,不得不回憶起日本殖民統治期間,日本是如何利用並摧殘臺灣的森林。好家在 1930 年代,美國的環境保護和公園設立思想之風吹了進來,為臺灣自然生態帶來一線生機。 就在這股潮流下,臺灣興起一陣國家公園設立運動。未料,隨著中日戰爭爆發,日本不再有資源繼續挹注此計畫,只能在 1941 年擱置⋯⋯
    張家綸 2022/08/26
  • 653
    公園裡的政治符碼──回望日治時期的臺北新公園
    公園裡的政治符碼──回望日治時期的臺北新公園
    臺北市館前路的二二八紀念公園,以往慣稱為「新公園」,漫步其中可以看到公園裡常見的「標準配備」―花草樹木、水池涼亭等等,卻也能發現從清代到當代的建築物錯落其中。這些建築反映了當時執政者的意識形態,但一個公園要從哪看出意識形態呢?那就先從公園裡最醒目的西式建築,「館前路」路名由來的「臺灣博物館」開始吧!
    游智勝 2022/08/26
  • 3553
    跟著鬼跡,尋找地方的軌跡:陰廟認識指南
    跟著鬼跡,尋找地方的軌跡:陰廟認識指南
    搖曳的燭火正把廟內照得通紅、香柱的氤醞瀰漫在空氣中,頭前的神明正靜靜地看顧著我們——拜拜,總是能讓我們躁動不安的心靈平靜下來。 然而,我們卻也聽過「路邊小廟別亂拜」的警惕。這是因為在臺灣民間信仰中,有些廟宇主祀的是曾經無祀的孤魂野鬼,祂們可能是生前因故過世,沒能得到後代祭祀,其魂魄四處遊蕩,不斷於人間作祟討食。為了安撫孤魂以換取在世的平安,人們便建立陰廟,供其香火以撫慰亡靈。不要亂拜小廟的緣由,正是因為這些陰廟往往小而簡陋,人們擔心任意地向陰廟中的孤魂祈願,等到願成時會遭遇無度索求而惹禍上身。
    劉學墉 2022/08/26
  • 1395
    走進墓仔埔,看命喪異鄉的將士:基隆法軍公墓與孤拔元帥
    走進墓仔埔,看命喪異鄉的將士:基隆法軍公墓與孤拔元帥
    「無論三更也半瞑/墓仔埔也敢去」伍佰這手琅琅上口的歌曲,講的是戀愛中的人有著無盡的膽量,而在現實中,的確也有人會將墓園視為是膽量測試的場所,深夜的墓地有著許多傳說,無不讓人聽了頭皮發麻,不過,除了祭祀之外,你有在白天去過墓園裡嗎? 除了讓人毛骨悚然的故事,臺灣還有一些特別的墓園,是過去這座島嶼和世界緊密相連的證明,例如,一座以紀念法軍為主的墓園——基隆法軍公墓。
    曾沅芷 2022/08/26
  • 411
    巷弄間的日本漫遊:臺灣神社的出現與演變的地景改造
    巷弄間的日本漫遊:臺灣神社的出現與演變的地景改造
    因為地理及歷史等文化背景的影響,想必大家多多少少都會對日本文化有所了解,即便自己不是,周遭一定也認識幾個「哈日族」,或是每年都會去日本旅遊的朋友。回想去日本旅遊的行程,無論是跟團或是自助,應該都會經過甚至去神社參拜,就像是臺灣街頭巷尾的大小廟宇,神社可說是日本文化特色的一環。 不過,你可曾想過,經歷日本時期的臺灣也曾經有許多神社,在不能出國旅遊的現在,讓我們一起走出家門,看在我們生活的周圍,有哪些日治時期留下來的神社。神社為什麼會出現,現在又變成什麼樣子呢?讓我們透過老照片一同來遊歷。
    涂欣凱 2022/08/26
總筆數:168 每頁筆數:12 頁次: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