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檢索
-
49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日治時期松下電器自行車方型車燈本件文物為日治時期松下電器自行車方型車燈,由北港高中退休教師蔡吉宗老師提供;自行車在日治時期傳入台灣,稱為「自轉車」(じてんしゃ),起初是有錢人的高級玩具,後來逐漸普及,一般市井小民開始普遍使用這種交通工具,成為台灣早期民眾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9/24 -
55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糧戶執照本物件分別為中華民國在大陸時期、台灣日治時期的糧戶執照,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民國時期以前,處於農耕社會的中國,土地是人民賴以生存的主要資源,也是官方取得管理運作的主要財源。在反映官府、土地與民眾之間關係方面,除了官府政策、條例外,還有就是糧戶執照。它是官府與民眾就土地等稅賦方面的納稅證明單。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9/23 -
42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娛樂稅單本件文物為民國45年度下期戲院娛樂稅捐繳納收據,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娛樂稅則由地方政府,徵收以營利為目的的電影、戲劇、書場、球房及其他娛樂場所相關稅收,並且由營業人代徵,按期報繳,開立征稅憑證,交由納稅人收執。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9/23 -
21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唐代瓦當本件文物為唐代獸面紋瓦當,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瓦當」為瓦作屋頂的重要構件,設置於筒瓦前端,呈圓形,具有擋住瓦片、保護檐頭及裝飾作用,亦稱「瓦擋」。瓦當上面通常有裝飾圖案,例如漢代瓦當常見「長樂」、「未央」字形裝飾,至漢末更出現以「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方之神為裝飾的瓦當,臺灣之瓦當則常見蓮花圖案。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9/22 -
56
日治時期公學校家庭通信簿本件文物為日治時期嘉義第一公學校第一學級第一學年家庭通信簿,紙質,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日治時期嘉義市有六所公學校,其中創設於明治31年(1898)的嘉義公學校,係由創立於1896年的國語傳習所改制而來,至大正8年(1919)更名為嘉義第一公學校,昭和7年(1932)改名為玉川公學校;昭和16年(1941)又改名為玉川國民學校。戰後初期改為崇文國民學校,今為崇文國小。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9/22 -
45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日治時期仁德藥房「イチオール」藥盒本件文物為日治時期仁德藥房イチオール藥盒,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此物件為紙製品,白底印有藍字。包裝盒正面有一商標為橫式菱形中有一壽字,商標底下印有品名イチオール,品名右邊為臺灣總督府認可,左邊為仁德藥房;背面印有主治效能:丹毒、打撲症、淋巴腺炎、流行性耳下線炎等ユ效アリ。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9/19 -
19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石磨組本件文物為石磨組,由北港高中退休教師蔡吉宗老師提供;是一種用來磨碎穀粒的器具,由一對磨盤組成。操作時,下磨盤固定不動,把穀粒放入上磨盤中部的孔,然後將上磨盤作水平轉動,孔中的穀粒便可被磨成粉狀。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9/19 -
43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愛國獎券第257期本件文物為第257期愛國獎券,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於民國50年1月20日開獎,圖案左上方印有「北港媽祖廟」。愛國獎券自第28期開始以台灣各地景點為圖案,包括赤崁樓、總統府、蘇花公路等,其中北港朝天宮圖案曾出現在第171、257期。由圖案可得知,一甲子前朝天宮廟景與目前相差並不大。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9/18 -
73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日治時期臺拓會社土地賃貸借契約書本件文物為日治時期臺灣拓殖株式會社的「土地賃貸借契約書」,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本件紀錄臺灣拓殖株式會社所屬臺南州嘉義郡新巷庄中洋子已賃貸土地,詳記地番、地目、土地等級、土地面積(以「甲」計算),以及各土地所貸賃的租金、貸款年利率等,時任臺拓社長為加藤恭平。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9/18 -
28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臺灣青果株式會社島內品一般果菜發送日記表本件文物為臺灣青果株式會社之島內品一般果菜發送日記表,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日期為昭和19年(1933)3月27日。大正13年(1924)12月,由香蕉生產者仲介業與日本批發商共同協議準備成立「臺灣青果株式會社」,以從事青果銷售與運輸業務。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9/17 -
70
早期公共汽車專用代幣本件文物為民國七十年代一般民眾搭乘台北市公共汽車所使用的代幣,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為當時由「臺北市公民營公車聯營委員會」所發售的第一代冷氣公車「自強公車」專用代幣,黃色,中央穿小孔,售價一枚新台幣8元,無冷氣之普通公車則是以剪票的方式付費,車資為新台幣5元。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9/17 -
44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早期郵局學生儲金簿本件文物為早期郵局學生儲金簿,只有三折頁,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民國50、60年代正是台灣經濟萌芽期,政府大力推動國民儲蓄運動,不僅銀行開辦一般民眾活期儲蓄存款,每人每月存入千元免納利息所得稅,郵局的學生儲金簿更是五六年級生的共同回憶。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9/16